2022年初春,注定與往年不同,
一場抗疫的“戰爭”在我們身邊打響!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長春機場人眾志成城、連日奮戰,力保省內空中通道暢通,
用使命和擔當演繹了一個個暖人的故事。
我們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
一組組閃光短鏡頭,
讓長春機場人在抗疫一線熠熠生輝!
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如涓涓細流般
匯聚、彰顯著吉林春城最堅定的戰疫決心!
“沒事,我還能堅持!”
3月12日,長春機場完成AB班交接后,地服分公司貨運科的陳嬌剛剛大病初愈,第一次回到她熟悉的工作崗位上,像往常一樣,她熟練的做著貨物清點等各類工作,完全不像是一個剛剛經歷了手術還未完全康復的人。
2022年春運期間,陳嬌由于身體不適入院并接受手術,手術過程中出現大出血,導致身體至今非常虛弱。出院時,主治醫師再三叮囑她,至少要全休一個月方可上班??墒瞧磺傻氖牵S之而來的疫情,為地服貨運科出起了難題。科室里另一個值班分隊長被迫隔離在吉林市無法上班,只剩下另一位有資質的業務經理在單位連續多天24小時值守。為了幫助同事分擔工作任務,陳嬌不顧家人的反對,在術后僅20天便返回工作崗位??墒亲屗f萬沒想到,這一回來,便是連續的堅守,至今日已有12天之久。
雖然手術后行動不太方便,但陳嬌每天依然堅持認真穿戴好全套防護用品,然后準時到崗。貨物計重、分揀,處理單據信息,預配貨物,機坪裝機作業......每一樣她都事無巨細,仔細查驗。機坪作業是最為忙碌、辛苦的一部分,雖是初春,但機坪上的寒風依舊很刺骨。有時候,趕上貨包機連續降落,工作時間會變的更長,可是她從來都沒有退縮。在科室的視頻會議上,貨運科經理曾愧疚的說到:“早知道需要堅持這么久,我說什么也不能讓你回來!”而陳嬌只是笑笑說:“沒事,我還能堅持!”
3月14日中午,陳嬌像往常一樣在機坪作業現場進行巡查,此時對講機里傳來了援吉醫療包機即將降落的信息,她立即趕到預定機位等待飛機降落。沒多久,醫療包機順利到達,隨著客艙門緩緩打開,陳嬌遠遠看到一位位醫護人員魚貫而出,走進廊橋,心里有說不出的激動。而隨著貨艙門打開,一件件粘貼著醫療隊名稱的托運行李映入眼簾,將她的記憶瞬間拉回了前一階段與病魔斗爭的日子,手術中,醫生們的全力以赴,手術后,醫生護士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至今記憶尤新,心存感激,以至于眼淚奪眶而出。她努力的不讓淚水打濕自己的護目鏡,把內心的感激化作了工作的動力,努力的幫助同事們,清點著行李與貨物,力所能及的為醫務工作者做著自己的努力與貢獻,以回饋醫務人員對她的幫助與照顧。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就是如此,雖然從未照面,但是愛與溫暖永在!
“機場的供暖沒問題了,不知道家里的爐子燒的熱不熱呀?”
自三月初疫情爆發已來,長春機場供熱站多人因所住小區封控被居家隔離,保障壓力空前增加。如何打好疫情防控下的“溫暖”守護戰,成為了能源管理部的難題。在這危急時刻,供熱站里的老大哥李洪君便主動請戰,自愿堅守崗位。從此他便過起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全天候24值守的日子。
3月15日,一場大雪席卷了整個長春,降雪長達十個小時以上,氣溫一度驟降。疫情與大雪的疊加,讓原本就人手不夠的供熱站保障工作變得更加“雪上加霜”。當日,李洪君為確保供熱溫度正常,看設備、調參數,一夜未曾合眼。然而偏偏此時“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天清晨,正當李洪君下了夜班回到休息室想要小憩一會的時候,突然電話響起,原來是供暖設備一段除渣機出現損壞。接到故障信息后,李洪君二話沒說便下床穿衣欲返回一線。和他一起值守的同事忙勸到:“李哥,你再休息一會吧,我去。”可他卻回答:“在值守的人員里,我是老員工,你們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設備。我來找故障點會比你們快點。咱們不能耽誤了機場的供暖,不能讓本就回不了家的機場員工在這兒覺得冷啊!”說著便返回了工作崗位,一頭扎進了設備里,這一查便是幾個小時......
終于,故障修好了,設備運行了,而此時的李洪君卻已快二十個小時沒合眼了。在大家的勸阻下,他回到了休息室,原本想倒頭就睡,可當他看到窗外紛飛的大雪后,卻在自己的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了。“機場的供暖是沒問題了,不知道家里的爐子燒的熱不熱呀?”“多年生病的妻子,自己一個人在家,封城了,她備齊藥物和食物沒???”“家里那還未來得及維修的地房能否經得住這場大雪的考驗呢?”想著想著,李洪君的雙眼漸漸模糊濕潤了。
“哪里需要去哪里,疫情不退,我們不退?!?/p>
三月初,自省內戰“疫”的集結號吹響以來,長春機場醫療急救站的全體醫護人員便始終義無返顧地沖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他們白衣執甲,夜以繼日的奮戰在機場抗疫第一線,團結奮戰,逆行而上,筑牢長春機場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自3月12日長春機場完成AB交接后,醫療急救站B組的全體人員已經在崗位上堅守12天了。每天,他們奔走在機場的各個角落,到達大廳的測溫崗上、轉運發熱旅客的途中、采集物表核酸現場、防疫物資分發地、中高風險航班消殺、醫療急救室內......哪哪都能看他們化身“大白”的美麗倩影。做好防疫消毒藥械出庫、領用,保障醫藥供應有序,
密閉的防護服,狹窄的機艙環境,全面消殺,防止病毒傳播,候機樓內排查旅客健康情況,測溫篩查、登記上報、轉運隔離等等。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帽鏡口罩手套鞋套,上崗往往連續三四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去衛生間,防護服內的衣服被汗水反復浸透。由于雙手長時間佩戴手套,手背被腐蝕的通紅并裂開細紋,又疼又癢。 每日與配比濃度高達1000mg每升的消毒液為伴,眼睛嗆得通紅,眼淚直流。衣物被高濃度消毒液腐蝕的星星點點、深淺不一。日行兩萬步,步步都是使命擔當,卻不曾有一句怨言。他們當中大多都是是女性員工,是女兒,是妻子,也是媽媽。她們堅韌、敬業、愛家,看似柔弱,實則堅強剛毅,以擔當作為貢獻著巾幗力量,傾獻著自己的十二時辰,用專業捍衛著機場疫情防線,踐行著醫者仁心的鏗鏘誓言。
“對于疫情,我們也有過恐懼,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退縮過。因為我們是醫務工作者,堅守防疫一線就是我們的使命?!?,醫療救護站的分隊長堅定地說,“哪里需要去哪里,疫情不退,我們不退?!?/p>
抗疫前線,
你的一點一滴,讓我們感動在心;
你的一舉一動,讓我們淚在眼圈;
你的一個眼神,讓我們溫暖如春……
然而戰“疫”還未結束,
感動的故事仍在不斷上演。
每一個故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
述說著長春機場人熾熱而堅毅的心!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屈樂然
圖片由吉林機場集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