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市的“戰疫”隊伍中,有這樣一個家庭:
妻子是社區黨委書記,丈夫和兒子是下沉一線的抗疫志愿者,疫情發生后,這一家三口并肩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著家鄉平安,演繹了新時代“父子兵”“夫妻檔”并肩戰斗的最美堅守。
他們是,路迎春、王鳳軍、王俊博一家人。
今年50歲的路迎春,是吉林市船營區北山街道鞍山社區黨委書記,轄區82棟住宅樓,7595戶,17828人。
3月2日晚,路迎春和同事們開始領取防疫物資,一夜未眠。隨后,她協調社區15名網格員,組織核酸檢測、人員轉運,組織社區委員和志愿者封控、管控;同時每天保障封控單元的物資配送和居民生活用品的供應和小區消殺;還要對居家隔離人員上磁卡、配送藥物和必備生活用品……
工作中的路迎春,隨身帶三部手機,“一天能接打上百個電話”的她,最擔心電話沒電,“錯過一個電話,一條信息,就耽誤了事兒。”
“書記,你們太辛苦了。”“書記,我太累了。”……有居民給社區工作人員送包子、餃子;有網格員累到抱著她大哭起來,然后擦干眼淚繼續忙碌;此時的路迎春,感動、心疼,她一次次給自己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鼓勁:“我們一定要堅持,堅持定會勝利。”
3月27日晚上11點半,路迎春準備休息,這是這段時間以來,她休息最早的一天。
安排居家隔離人員上門采集核酸、給封控居民送菜、需要買藥的抓緊時間去買……3月28日早上不到6點,路迎春又拿起電話,沙啞著嗓音,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丈夫王鳳軍是吉林市船營區人民檢察院后勤部門負責人,疫情開始后,他就仿佛腳上踩了風火輪,在院里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加大對辦公樓出入人員的管控和公共區域的消殺;3月4日,他帶領法警隊10名干警下沉搜登站鎮先后進行了六輪核酸排查,出入鎮里的卡口管控和街面巡邏等任務,累計協助排查7800余人次,街面上基本達到了動態清零的要求;第十三號公告發布后,他迅速組織帶領干警第一時間接管了北山街道樂園一區卡口管控任務,嚴防死守。王鳳軍往返于搜登站和樂園一區卡點之間,站崗執勤、人員調配、物資保障、環境消殺等等,始終戰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兒子王俊博也在船營檢察院工作,疫情以來,他第一時間沖在抗疫第一線。看到父親王鳳軍每天忙碌往返于搜登站鎮和城區各卡口之間,王俊博也緊隨左右,卡口需要站卡口,搜登站任務忙就去全力協助,高速卡口值勤半夜缺人他就連忙頂上、區疾控中心流調任務繁重他就積極參與。當小區管控升級,需要組建物資配送小分隊時,他又第一時間請命擔任小隊長,帶領三名隊員每天負責將商戶的蔬菜等生活用品送到住戶的單元樓前,及時通知住戶來取。
3月21日,單位值勤保障司機感染陽性,王鳳軍等幾名保障人員作為密接被送往酒店隔離點,王俊博一邊和大樓保安人員組織消殺,一邊主動擔起父親勤務保障工作。每天除了為小區住房進行物資配送工作以外,還早出晚歸給各個卡點配送抗疫情物資,父親在隔離點遙控指揮,兒子在一線“東奔西跑”,這是一段父子隔空抗疫的精彩畫面。
沒有時間回家的一家三口人,自3月4日起就各自在所在單位搭起了行軍床,偶爾在工作點匆匆碰面,他們都會相互鼓勵,路迎春心里,時常記起丈夫、兒子給自己的鼓勵:“我們一家人一起努力,我們盡自己所能保護家鄉人平安。”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彭紳/文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