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長嶺縣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今年,吉林省長嶺縣糧食作物計劃種植面積467萬畝,其中玉米430萬畝、大豆18萬畝以上。春耕生產預計需要資金9.5億元,目前,已全部籌集到位,化肥、種子、農藥、農膜入戶率分別為83%、91%、87%、88%。
疫情之下,春耕生產需知群眾咋知道?
長嶺縣結合實際,充分發揮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職能作用,通過組建微信群、開通電話預約熱線或網上預約平臺等方式,為用工大戶提供集中出行預約定制服務,為農機車輛張貼反光貼6800張,辦理新增農機登記986臺,辦理農機年檢1403臺。
鑒于化肥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為降低農戶化肥購買成本,該縣與化肥企業達成供貨協議,保證低于市場價格供應。長嶺縣還充分發揮政策效應,加快種植結構調整,擴大優勢產區玉米、大豆種植面積。
同時,擴大保護性耕作面積,今年保護性耕作面積占玉米播種總面積的90.7%。
抗疫不松 春耕不誤
近日,長嶺縣大興鎮多次召開備春耕生產調度會,加強涉農物資保障,目前種子化肥到位率達80%以上。為了不誤農時,大興鎮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為運送農用物資的車輛辦通行證,確保鎮內物資供應商戶和種植戶有序流動。
在保安村,種植大戶朱學志正在檢修農業機械。他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事不等人,抗疫不松懈,也不能誤春耕。”目前,他訂購的種子化肥全部到位,農業機械也基本快維修完,就等著種地了。
農民返鄉 農具“體檢”
當前,是水稻育苗和種植小冰麥關鍵時期。近日,在白城市居住的18名農民跨市縣順利來到三十號鄉開展農業生產。三十號鄉采取防護性卸貨、登記、消殺等有力措施,將長春師范大學配發給所包保脫貧戶的小冰麥種子,及時送到他們手中。
搶抓晴好天氣,該鄉組織合作社及農民對農機及配套器具進行全面“體檢”,共檢修農機具400臺套;積極整理耕種地塊,出動整地人工200人次;逐級建立農資采購臺賬,目前,全鄉種肥入戶率達到80%,剩余20%也將于近期運送到位,備春耕生產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農資入戶 春耕不慌
4月7日一大早,長嶺縣家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把村民通過線上提前預約購買的種子,搬運到村民的倉庫中,村民足不出戶就購買到優質種子,既減少了人員聚集,又讓農民節省了資金,享受到了便利。
截至4月7日,共辦理通行證270戶549張,已配送化肥6.2萬噸、種子560噸、農藥87噸,保障了備春耕物資及時入戶,確保了農民春耕生產不受影響。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陳志文/文 圖片來源于長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