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批報名參加社區服務的抗疫志愿者;
他,是抗疫志愿者隊伍中的“多面手”;
他,常說“這點苦和累不值一提”;
……
他叫李占臣,長春市體育局下沉社區志愿者。從朝陽區桂林街道,到經開區泰山社區,李占臣已經堅守戰“疫”一線33天,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逆行沖鋒。
疫情發生后,李占臣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下沉志愿者團隊。
3月15日,李占臣和同事們下沉朝陽區桂林街道變身“社區抗疫志愿者”,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配合完成居民核酸檢測……隨著防控措施的升級,3月21日,李占臣加入了經開區泰山社區下沉志愿者團隊。
1972年出生的李占臣,總是關注著身邊的年輕志愿者們的防護措施,耐心教大家正確穿戴防護裝備,指導大家進行消毒,提醒志愿者們注意安全。戰“疫”一線,李占臣的貼心保護,溫暖著志愿者們的心。
配合網格長做好核酸檢測工作、進行園區及樓棟巡邏、居民生活物資配送……在泰山社區七網格,總能見到李占臣忙碌的身影。“網格長很辛苦,很不容易,大家多多理解,我們是個整體,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有團結才能戰勝。”每次,遇到居民有情緒,網格長為難的時候,李占臣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對居民進行正向引導,安撫居民不安的情緒,堅定大家共同戰勝疫情的決心和意志。
“少出來一個人,就少一份危險,為了能早日戰勝疫情,完滿完成防疫任務,我一個人辛苦點不算什么。”在志愿服務工作中,李占臣是個“多面手”,在值守任務中,他是“守門員”,在物資調配時,他是“快遞員”。
4月9日以來,李占臣又多了份夜間巡視的志愿工作。每天晚上11點到第二天清晨5點,他都要和另外兩位志愿者一起在園區進行夜間巡視。上午九點前,他會按時加入物資配送的志愿隊伍中,用借來的電動三輪車,為居民配送物資,裝車、卸車、運送到單元門口,電話通知居民取走……他們這組志愿者每天要完成近千份的各種物資配送,說起辛苦,李占臣說:“和醫務工作者比起來,我這點活不值一提。”
“我是黨員,我先上。”作為市直機關下沉泰山社區志愿服務組組長的李占臣,積極響應號召,與同在泰山社區下沉服務的12名市直機關志愿者,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并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臨時黨支部成員時刻發揮黨員先鋒服務隊作用,積極配合泰山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4月16日下午4點,搬運完物資的李占臣,一個個撥打著居民電話,“麻煩到單元門前取物資”。
李占臣說,“我是黨員,做的這些都是我該做的。”樸實的言語,實實在在的行動,書寫著“不平凡”的戰“疫”答卷。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彭紳/文
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關鍵詞: 志愿者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