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長春便民服務平臺求助,一場歷盡千辛萬苦的愛心接力就此展開。感謝所有參與人員的無私奉獻,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感謝吉林抗疫服務平臺,感謝關愛行動求醫問藥,吉林醫療志愿者張露予的協調,感謝老兵志愿者的送藥!謝謝你們!”
“非常感謝吉林省醫療志愿者協會的各位志愿者們,你們辛苦了雖然我們雖未謀面,但一定會深深記著你們傳遞的溫暖感激你們的無私奉獻。”
……
這一聲聲感謝,言語雖樸實無華,但感人肺腑,真情流露。這些感謝,都是送給“求醫問藥愛心志愿隊”隊員們的。
疫情爆發后,“求醫問藥”的事情,難到了不少人。怎么辦?如何解決?
為解決疫情期間居家群眾特別是患腫瘤疾病、精神類疾病、需要透析等慢性疾病群體買藥難問題,省文明辦、省志愿服務聯合會聯合省藥監局、長春市文明辦、長春市志愿服務聯合會、長春市醫療咨詢團隊、吉林大藥房、老兵志愿者協會、華益志愿者協會、大學生醫療志愿服務隊,在4月14日,組建成立了由18人組成的尋醫問藥愛心志愿服務隊。
尋醫問藥服務隊通過中國吉林網求助熱線、新浪微博“吉林抗疫超話”等渠道,廣泛收集群眾求醫問藥類求助信息,而上述這些求助信息,就是通過這些平臺發來的。
根據中國吉林網了解,在收到求助信息后,這些信息會經醫療專業大學生志愿團隊進行初步篩選分類后,由相應領域醫療專家提供咨詢建議,并按照求助人需求安排“關愛行動”志愿團隊進行購藥送藥,實現“信息收集—綜合派單—醫療咨詢—運輸保障”一體化服務,打通了為群眾送藥到家“最后一百米”。
扁平化管理,解決群眾求醫問藥“急難愁盼”問題 尋醫問藥愛心志愿服務隊總調度、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米良告訴中國吉林網記者,“針對部分居民尋醫問藥困難這一突出問題,我們組建了尋醫問藥志愿服務隊。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分為五個組,各司其職。”
米良所說的“五個組”,分別是信息反饋組、信息收集組、信息排單組、醫療咨詢組、運輸保障組。“我們有著詳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職責。其中,工作反饋組每日負責對中國吉林網、新浪微博‘吉林抗疫超話’等平臺的求助信息進行實時監測,依據設定的重點關注群體,例如包括慢性病患者、透析患者、腫瘤患者、精神疾病類患者等進行網絡初篩。每日9時前,負責將初篩的求助信息發送至綜合派單組進一步整理與篩查。信息收集組則負責對接各街道社區,收集居民藥品求購信息,及時報送至綜合派單組。負責對接企業微信,完善各類功能型軟件間的有效銜接等。”
在完成相關信息的采集后,綜合派單組的工作任務就是負責對信息反饋組提供的初篩信息及信息收集組收集的需求信息,按照病種、緊急程度進行分類整理,并依次對求助者信息進行詳細確認。“這項工作比較復雜,其中包括求助信息真實性、求助目的、患者現病史、既往史、用藥史、求助的藥品名稱及廠家、需求數量等;涉及處方藥時,需要求患者提供本人病歷及醫生處方等必要信息。求助信息中,涉及用藥指導、藥品庫存、藥物轉運等問題時,他們還需注意與醫療咨詢組、運輸保障組及時溝通確認,避免信息傳遞錯誤。每日15時前,綜合排單組就要將當日確認無誤的一般藥物求購清單提供給運輸保障組進行集中解決。這里的一般藥物指常用藥、慢性病藥、非處方藥等。如果遇到救急藥、特殊藥(處方類藥物)、罕見藥等特殊需求,就要求及時進行匯總整理,及時提供至醫療咨詢組進行統一處理。”
根據米良介紹,求醫問藥志愿服務隊的醫療咨詢組的組員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醫療專家團隊,他們的任務是負責對綜合派單組提供的、能在線上解決的求助需求進行專業解答,對信息收集組整理后的求助信息進行醫學指導,發現存在醫療隱患問題及時指正。同時,還要負責針對救急藥、特殊藥(處方類藥物)、罕見藥等特殊需求,協調各地醫療資源,提供準確、可靠的救助路徑。
最終,如何將求助人員急需的藥物送到求助人手中?運輸保障組的作用在此刻就彰顯出來了。根據了解,運輸保障組由米良擔任組長,“關愛行動”運輸團隊都在其中。在工作中,運輸保障組負責組織調派各“關愛行動”運輸團隊志愿者,開展線下配送服務,合理調配物資車輛,對派送物資進行防疫消殺。同步,該組還需要負責分別與各城區交通樞紐、各社區卡口進行有效銜接,打通送醫送藥運輸渠道等。 “到目前,我們服務隊各小組都在積極有序忙而不亂的實現線上點單、接單、派單、結單、評單,實現志愿服務關愛行動修醫問藥項目24小時動態傳遞、實時管理。”米良說。
愛心在行動,服務隊用行動解決“求醫問藥難”
日前,長春市二道區崔先生發布微博在中國吉林網求助,由于疫情影響,運輸困難,求助者的父親無法取得尿袋。當時,老人已經一個多月未更換尿袋,面臨感染。
面對這樣情況,求醫問藥志愿隊服務小組多方協調,老兵志愿服務隊呂志國隊長貢獻未拆全新尿袋3個免費贈予患者,以解燃眉之急。隨后,米良又聯系到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籌集尿管,由老兵志愿服務隊馬健取得尿管,并前往長吉南線省道卡點與患者家屬交接,送至家屬手中。
在老父親的問題被解決后,崔先生和父親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向志愿者表示感謝。
4月15日,家住長春市綠園區星海國際1棟居民在微博“抗疫求助超話”發布求助信息,“需要中小號成人尿不濕”,希望求醫問藥愛心志愿隊幫助采購尿不濕。“我們是在4月15日的下午13點44分接到求助信息的,10分鐘之后,我們就和求助者家屬取得了聯系。經過了解,求助者的訴求不僅僅是購買尿不濕,主要問題是老人手術后需要出院,但老人身邊當時只有一名陪護人員,而且醫院的120救護車不能進入小區上樓,需要我們協助幫忙,將老人轉回家中。”志愿者蔣鵬在接受中國吉林網記者采訪的時候介紹說。
經過協調,蔣鵬與另外兩名志愿者趕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區,并將術后的老人送上了樓,“我們是晚上17點15分接到120電話,說老人那邊已經從醫院出發,我們也隨即趕往老人所居住的小區。18點06分完成了這項工作。”
根據蔣鵬的介紹,老人在回家之后,與自己的女兒進行了遠程視頻聯系。在視頻中,老人的女兒激動落淚,對求醫問藥愛心志愿者的“服務”萬分感謝。
同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綠園區青年街道臺北社區春天花園的韋女士在微博抗疫超話上發布的求助信息,需要阿諾新依西美坦片 25mg*30片(腫瘤藥物)2盒,經過老兵志愿服務隊協調找到藥品并由老兵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晏吉第一時間送到患者家屬手中。
農安縣興業街道紳士社區紳士愛心家園1期陳先生在微博抗疫超話上發布的求助信息,需要處方藥泰瑞沙,經老兵志愿服務隊協調在長春市紅旗街大藥房購買到此藥,由老兵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呂志國、韓鵬送到長春農安高速口患者家屬手中。
長春市二道區佳泰締景城的李先生在微博抗疫超話上發布的求助信息,需要暢泰4盒,立普妥1盒,經多方協調在恒愛大藥房買到,由老兵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張青華送到患者家屬手中。
……
“我本來不抱希望的,是你們讓我覺得在被社會關心著,辛苦你們了!”這是求醫問藥愛心志愿服務隊幫助過的一位求助者的留言,話語雖然簡單,但其中濃濃的感激之情清晰可見。根據中國吉林網了解,截至4月17日晚,尋醫問藥服務隊共收集求助信息65條,解決完畢37個,及時幫助群眾解決了求醫問診、跨區域購買藥品及醫療器械等“急難愁盼”問題。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于洋
圖片由求醫問藥愛心志愿者服務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