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聚焦丨太牛了!公交車開進了吉大三院!患者直呼:貼心又方便

            “刷碼成功,請上車。”在吉大三院10號樓門前,長春市民張女士刷卡后乘坐上了901路公交車準備從醫院坐車回家。

            這臺于通體紅色、車長為6米的901路公交車于7月6日正式開通。

            張女士告訴記者,由于需要到醫院護理病人,自己距離醫院又比較遠,每次都乘坐輕軌后在步行20分鐘左右才能抵達醫院。得知公交車“開進”了醫院,第一時間就進行了乘坐。


            (資料圖片)

            “真是讓我們感受到了方便和暖心,這項舉措太便民了。”張女士說。

            中國吉林網記者了解到,開通的這條微循環線路,實現了門診部、住院部、辦公樓同軌道交通4號線及干線公交的“零距離”銜接。線路全程4公里,高峰車隔5分鐘,配備一汽集團生產的僅為6米長的微型公交。

            不僅如此,在現場記者看到,為落實國家關于適老化交通出行的有關要求,車輛采取低地板配置,并配有無障礙踏板,極大的滿足老年人和行動不便患者出行需求。

            記者觀察到,由于正值上班高峰期,本個小時內,正在運行的901路公交車便有17名市民和醫院工作人員乘坐該車出行。

            據了解,吉大三院共有職工5000余人,日均患者8000-10000人,停車位2100個,每天進出的人數高達15000余人次,車輛8000余臺次。日常到院上班或就診時,停車場在8時前就基本停滿了。

            吉大三院黨委書記崔樹森表示,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一直是吉大三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到院就診停車難其實是一件愁事。針對這樣一個愁事,吉大三院聯合長春市交通運輸局和公交公司,一起聯合創新性的推出了微循環公共車。

            “我們初步計算了一下,如果飽和式的運轉之后,將解決1/8的人流和1/10的停車的臺次,約在1000臺的容量,有效的緩解了患者就醫時停車難的問題。” 崔樹森說。

            由于醫院占地面積較大,各樓之間的距離較遠。微循環公共車開通后,也有效的緩解了院內行走的距離。吉大三院院長劉林林表示,院內開通公交車,無論對就醫患者和家屬還是醫院教職工來說,都能夠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提高就醫體驗。

            吉大三院微循環線路開通后,通過與軌道交通的銜接換乘,發揮公交專用道的優先作用,完善軌道站點周邊公交和慢行的融合,促使公交吸引力大幅提升,從根本上實現“公交治堵”的目的。同時,還激活了沿線的停車資源,打造“外圍停車+短接駁”的新型出行模式,并在長春市范圍內復制推廣。

            長春市交通運輸局綜合運輸服務處處長于大釗表示,通過線路的開通,希望引導市民放棄私家車出行,并且提升公交的吸引力。下一步,在整個微循環公交線網布局的工作中,還將陸續開展公交進學校、公交進園區等系列線路。

            7時40分許,吉大三院黨委書記崔樹森、院長劉林林帶領醫院主要負責同志刷卡體驗了一次全程線路,在車上,還與部分到院就診患者和乘公交上班的醫護人員交流乘車感受。

            “下一步,我們將在醫院內發出倡議,倡導醫生們都能夠綠色出行。”崔樹森說。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王濤

            攝影 羅浩

            攝像 越明

            制作 實習生代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