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做飯、送孩子上學、收拾家務、上班……這是軍嫂李英旗的日常。
在吉林東遼經濟開發區,提起李英旗,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她是好樣的!”
(相關資料圖)
李英旗在工作中
采訪當天,李英旗一身粉色西裝,颯爽干練。
愛人在部隊前方保家衛國,她在后方打理小家。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作為一名軍屬,她默默承擔的故事平凡而又讓人感動。
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擔
因為愛人的工作性質,家庭的重擔就落在李英旗身上。
平常的日子里,中午,李英旗利用休息時間回家照顧老人,打掃房間送菜送物;晚上,下班回家照看兩個孩子點點滴滴的學習和生活。作為一名軍嫂,李英旗覺得愛人在部隊做的事情是大愛,自己在后方打理好家里的一切支持他是小愛,兩人彼此相愛,默默為對方付出 。
李英旗和兩個女兒在一起
2017年秋,李英旗的外祖母檢查出癌癥,母親帶著外祖母穿梭于各大醫院放療化療。小寶還不滿22個月時,李英旗便每日接送起兩個年幼的孩子到幼兒園。外祖父家的其他重擔,也落在李英旗的身上。
當時正值秋季,為了完成一家人的冬儲菜,李英旗往返十余次,一個人把百余斤的白菜抱回家,看到她前胸后背被汗水濕透,鄰居們都給她豎起大拇指,“這孩子,要強啊!”可當聽到鄰居大爺大媽們勸她,“等孩子他爸爸回來再買不行嗎?” 李英旗用沾滿泥土的手擦擦額頭上的汗水笑笑說,“沒事,習慣就好了!”
李英旗的婆婆患糖尿病多年,視力下降的厲害。愛人不在家,李英旗多次帶著婆婆咨詢各大眼科醫院,尋醫問藥,確定最優治療方案。最終決定做白內障手術。在醫院照顧婆婆期間,因婆婆需要避光7天,李英旗便沒日沒夜充當婆婆的手腳和眼睛。親人前來探望,都贊嘆“多個‘女兒’就是好,比兒子還貼心”。
對李英旗來說,選擇了軍人,就選擇了他的全部。
李英旗愛人的爺爺奶奶已經八十多歲高齡,公公婆婆身體不好,照顧老人相對困難。爺爺患帕金森綜合癥,每年春秋兩季,要到醫院輸液,這時李英旗上班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再去接爺爺奶奶,送到醫院后再去上班。中午午休時間,買好飯菜,送到醫院,順便接兩個老人回家。奶奶八十多歲,特別新潮,喜歡新鮮事物,李英旗經常帶著她去洗澡汗蒸。爺爺聽說后特別羨慕,等呀等呀,終于等到愛人休假回家,帶著他一起游泳洗澡。
在平常人家是兩個人承擔的家務事,在李英旗家,她一人扛起,并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愛人安心保家衛國。通過李英旗的努力,李英旗家曾獲2016年度吉林市“最美家庭”、2022年吉林省“最美家庭”稱號。她個人曾榮獲2020年第四季度“遼源好人”、2021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2021年吉林省優秀志愿者。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一份獨屬于軍屬的浪漫
在采訪過程中李英旗一度哽咽
李英旗現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愛人投身于國防一線,由于任務的特殊性,一年中常有近百天不能回家,這漫長的日子里他不能與外界取得任何聯系。有一次當李英旗的愛人回家時,上次見面時那個只能躺在床上眨眼睛的小娃娃,已經可以跑到門口擁抱他,對他歡呼:“爸爸!爸爸!”每次休假,孩子們都希望爸爸接送她們上下學,只為和爸爸多待一會兒。在女兒們看來,雖然爸爸不能常陪在身邊,但她們知道他是在保家衛國,所以爸爸是她們的驕傲和自豪。
雖然不能常相守,但李英旗和愛人之間有獨屬的浪漫。李英旗說:“ 由于部隊任務的保密性質,我無法知道愛人什么時候會了無音訊。我們約定了一個暗號,在他有任務的時候,就向花店定一束鮮花,鮮花不斷,代表他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當鮮花不再送來,代表他馬上就快平安出現。”
除了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擔,李英旗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曾榮獲2020年度遼源市內部審計先進工作者,現任吉林東遼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財政局局長。
“李英旗在日常工作中非常認真負責,同事們對她很認可。在工作中我們了解到她愛人是一名現役軍人,家庭重擔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肩上,我們單位有她這樣的好同志感到很榮幸。”東遼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潘高峰說。
“熱愛部隊,獻身國防”不是一句空話,它是由無數個象李英旗這樣的好軍嫂奉獻而來,讓我們為這樣的軍嫂點贊。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劉賾瑞
攝影 郭亮
攝像 王禹
視頻制作 王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