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相·見|粵拍粵美!羊晚攝記鏡頭下的廣東文化

            文/圖/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湯銘明

            建設文化強省,廣東一直在努力。

            2015年來,廣東文藝界各門類藝術精品不斷涌現;廣東的文化和旅游產業綜合競爭力多年位居全國首位;廣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歷史性全覆蓋……

            2015年11月25日拍攝于雷州。“舞蹈活化石”:湛江儺舞·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祭祀儀式

            本人在羊城晚報工作以來跑了二十來年的文化線,也是廣東文化發展的一個小小見證者,打開硬盤,民俗、傳統、當代……

            一張張文化圖像爭相登場:廣東是那么亮眼。

            2018年夏天,海心沙廣場的一場盛事:文藝復興2018——意大利沉浸式多媒體藝術展
            這張拍攝于2014年11月30日,在沙灣的劇場看《沙灣往事》
            這張拍攝于2019年6月12日“羊城之夏”廣州市民文化節啟幕儀式上

            幾十年的記錄,是因為深愛著這片土地。

            嶺南文化,對于我來說是鄉愁,在這里看到發展與融合。

            粵劇藝術博物館一角,這張拍攝于2018年6月9日
            這張航拍于2019年4月12日,探訪廣州增城明代蓮花書院遺址
            這張拍攝于2019年6月7日,這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啟動的一個鏡頭
            這張拍攝于2021年12月4日,“華夏霓裳美”漢服主題,一到展館便驚艷全場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廣東,古老的風俗依舊存在。傳統與現代相輔相成,充滿了張力與戲劇感。

            每一次按下快門,不僅是為了自己創作,也是為了記錄廣東,記錄嶺南文化。

            這張拍攝于2014年11月1日,何世良在浙江捧回了屬于中國民間文藝的最高獎杯第12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何世良獲獎的磚雕作品名為《六國大封相》

            比如粵西傳統年例,我記錄了二十多年,它融合了多項非遺文化,是一卷卷嶺南民俗風情。

            拍著拍著就跟許多當地村民成了朋友,他們純樸的笑容像一朵朵春天的花一樣燦爛,淳樸的民風,知足常樂的美德。這一切感動著我。

            這張拍攝于2005年,人龍舞起源于明末清初

            廣東除了深厚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年輕的文化在涌現……

            這張拍攝于2016年10月7日點朱砂
            這張拍攝于2017年8月24日,每年七夕期間,廣州舉辦的乞巧節吸引了不少民間工藝斗“巧”

            用相機追趕文化發展的腳步,努力用照片留下這一切。

            攝影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把看到的值得記錄的東西,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我從二十來年的照片中選了近幾年的文化圖像組成這篇報道,向廣東文化致敬。

            這幅云端T臺漢服大秀拍攝于2020年6月30日,地點是清遠黃騰峽生態旅游區天門玻璃懸廊
            2018年,德慶正月十五全城炮仗攻獅。此項傳統活動在肇慶市德慶縣、懷集縣及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均有傳承。以德慶縣元宵節期間的“炸獅”最為精彩。在德慶,元宵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而“炸獅”則是元宵節中必不可少,也是最精彩、最刺激、最熱鬧的民俗活動。當日,全城炮仗聲晝夜不斷,場面十分壯觀,“炸獅”的刺激令人嘆為觀止
            2019年連灘中國民間藝術大巡游

            【壹】

            每年是誰打翻了春天?讓她一下子怒放開來。

            有人說,是湛江的儺舞惹的“禍”。

            這張拍攝于2003年,儺舞又稱“考兵”或“舞呼”,是一種民間集體舞蹈。它的動作簡樸、威武,有“舞蹈活化石”之稱。為了辟邪納福,祈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湛江很多村莊都會舉行儺舞表演。自1999年元宵第一次來到雷州半島拍攝儺舞后,我數次回來。追逐儺的力量、儺的色彩。圖為雷州半島東嶺村儺舞“考兵”
            拍攝于2004年,儺舞

            正月十五,元宵節。

            三聲炮響。她就像一位被人等待許久的佳人,此刻,踏著無盡的鼓聲和爆竹聲動地而來,漫天風卷的是不息的焰火與煙塵。

            村里人都成了“古人”。儺舞隊、五色旗隊、鑼鼓隊……他們沿村樂游,演繹一幅幅超現實圖景。

            ……

            這張拍攝于2017年2月11日,每年的元宵夜,湛江北坡人家家戶戶,不分男女老少手舉一條條魚燈,自發參加全圩巡游。魚燈如長龍,走巷串戶,所到之處,鞭炮響不絕,火箭炮此起彼伏。月夜之下,千盞魚燈如游大海.,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這張拍攝于2003年,雷劇演員

            【貳】

            城里的動漫節,展館擠滿了各種角色,盛裝打扮的COSPLAY愛好者,動漫節也是他們的聚集地。

            全職高手、漫威英雄、刀劍亂舞……現場處處可見身穿動漫游戲作品COSPLAY服裝的二次元漫迷們。

            ……

            城里的動漫節,處處可見身穿動漫游戲作品COSPLAY服裝的二次元漫迷們。拍攝于2018年10月1日

            【叁】

            陽光透過現代舞團排練場玻璃窗,一群精靈正在起舞,好美好美……

            肢體與木板碰觸摩擦而發出的聲音,如此悅耳。

            這張舞臺照拍攝于2018年10月,舞者在光影下是那么樣的美麗。近幾年廣東舞蹈呈現立體式迅猛發展

            排練場寬敞而明亮,巨大的地上黑膠木板由于長期被磨而泛著微光,嗚嗚的風扇聲更顯出這里的安靜,墻上是幾個褪紅的大字“為發展中國現代舞而奮斗”。

            ……

            這張拍攝于2004年2月29日,一群現代舞演員在訓練

            【肆】

            講好廣東故事,打造舞臺精品。

            舞劇《醒·獅》在舞臺上舞動,觀眾說:“太燃了,好像在看武俠片。”

            ……

            大型原創舞劇《醒·獅》在廣州大劇院成功首演,這張拍攝于2019年6月25日

            【伍】

            每年端午,獵德涌鑼鼓喧天,鞭炮聲此起彼伏,各村前來“趁景”的龍舟相繼在CBD高樓林立的河涌中穿梭而過,土豪村把龍舟玩出“海戰”史詩。

            ……

            這張拍攝于2018年端午節,每年端午,獵德涌鑼鼓喧天,鞭炮聲此起彼伏,河涌里,各村前來“趁景”的龍舟相繼在CBD高樓林立的河涌中穿梭而過
            這張拍攝于2012年3月1日,黃埔南海神廟廣場的舞龍
            這張拍攝于2017年5月28日,賽龍舟
            這張拍攝于2017年1月25日,荔枝灣水上飄色
            這張拍攝于2017年4月18日,潭山飄色

            【陸】

            一群中青年粵劇演員在廣州飆戲,這是廣東省中青年戲劇演藝大賽(粵劇賽區)正鳴鑼開賽,在嶺南戲劇舞臺上,一批戲劇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廣東戲劇后繼有人。

            這張拍攝于2019年6月12日“羊城之夏”廣州市民文化節啟幕儀式上,舞臺的紅光打在準備出場的小粵劇演員身上
            這張拍攝于2017年9月9日,粵劇小演員
            這張拍攝于2018年3月17日,在廣州塔下的粵劇演員
            這張拍攝于2021年10月24日,粵韻飛揚 樂美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文化周系列活動開幕文藝演出在廣州塔舉行。開幕文藝演出以城市文化地標為舞臺背景,以嶺南文化為紐帶,以廣東音樂為載體,粵港澳藝術家同臺展現大灣區同根同源的人文風采
            羊城晚報2022年2月22日A13版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