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2日獲悉,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了《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專項執法行動計劃》,明確今年江蘇省將開展六大生態環境專項執法行動。專項行動集中圍繞水、氣、固廢、噪聲、數據、生態環境安全等6個方面突出違法問題開展執法。
扎實推進流域水陸協同專項執法行動。要求強化陸域、水域污染協同治理,統籌推進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堅持以點帶面、源頭管控,持續加大涉水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廢水偷排、直排違法行為,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切實改善全省水環境質量,為實現年度生態環境目標奠定基礎。
深入推進大氣污染協同專項執法行動。要求協同推進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固定污染源與移動源、重點排污單位與產業集群(園區)、污染排放和碳排放權等領域協同執法工作,進一步提高執法精準性,強化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重點污染因子監管,以突出大氣生態環境問題為引領,嚴厲打擊各類大氣污染違法違規行為,推動完成大氣環境質量年度目標。
扎實推進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源頭管控專項行動。要求加強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落實法定責任義務,規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中地塊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或修復措施。加強危險廢物、新化學物質、涉疫廢棄物執法監管,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打擊生態環境數據弄虛作假專項執法行動。要求持續加強生態環境類檢驗檢測機構及環評機構監管,提高生態環境基礎數據質量。強化環評機構、檢驗檢測類機構以及第三方運維機構監管,嚴厲打擊各類弄虛作假行為,確保生態環境基礎數據“真、準、全”。
系統推進實施噪聲污染專項執法行動。要求防治噪聲污染,保障公眾健康,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維護社會和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壓緊壓實有關部門的噪聲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建立健全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同配合、信息共享,推動區域、部門噪聲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全面消除“高考”“中考”等特殊時段噪聲擾民隱患。
深入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隱患監督檢查專項行動。要求深入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有效化解生態環境安全隱患。督促企業做好環境風險防范和環境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發現、消除環境安全隱患。鞏固“一年小灶”,推進“三年大灶”,推進生態環境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督促企業對重點環保設施和項目開展安全風險評估論證,將日常環境監管中發現的安全隱患線索及時移送相關部門。健全企業內部環境治理設施穩定運行和管理責任制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對全省列入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尤其是重點行業建設項目“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確保生態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嚴厲打擊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未驗先投、無證排污、超期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
據了解,《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專項執法行動計劃》在鞏固拓展上一年度專項執法行動成果基礎上,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加大行動力度,主要體現三個特點:一是抓住關鍵因素,集中圍繞水、氣、固廢、噪聲、數據、生態環境安全等6個方面突出違法問題開展執法。二是體現協同與聯動,推進污染要素全防全控,部門聯防聯控。三是對非現場檢查、異地處罰、聯合辦案等新的執法方式提出要求,強調專項行動計劃性,切實優化執法方式。
全省統一部署的“六大專項執法行動”,采取各地自查、交叉互查和省級督查等方式進行,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局牽頭統籌協調,專項執法行動實行編號管理,按時序發布具體工作方案。專項執法行動在減少對企業不必要干擾的基礎上,依靠科技全面提高問題發現精準性,讓違法排污者無所遁形,采取“情報研判—精準溯源—定點執法—督促整治”的方式,做到“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通訊員 蘇小環 記者 吳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