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騙老人傾家蕩產買保險,于心何忍!丨時評

            文/閱盡

            見過太多老人深陷營銷圈套的報道,但聞此事,依然讓人義憤難平。上海退休老人章先生在保險業務員“收益豐厚”的誘導下,把全部積蓄買了保險,無錢續費,便抵押貸款,共支付保費800多萬,其中貸款近半。如今,老兩口的退休金連付利息都不夠,沉重債務壓得其喘不過氣來。

            另一位退休老人方芳在養生館的“情感攻勢”下,從免費足療,到9萬元、15萬元的私密理療、腦梗治療,一步步掉進營銷,4年花費150萬元,直至背上外債。

            收手吧,伸向老人家的黑手!世上還有什么比欺詐、圍獵弱勢長者更卑劣、缺德的?!

            不知何時,我們社會滋生出一個專盯老人荷包的“食老”群體。他們打著關愛老人旗號,辦講座、送禮品,輔之以養生保健、理財投資、高額回報等誘餌,花言巧語、夸大其詞、虛假承諾,把老人們的荷包吸干榨盡。

            有的老人固然有些積蓄,那是辛勞畢生的點點積累,或是名下房產升值的“意外之財”,大多也只能供其養老防病所需。但這些財富吸引著一眾貪婪的目光,衰老而遲鈍的老人,在精明的算計面前,又怎能抵擋得住!筆者所住小區,就有兩位這樣的老人,買了一屋子“保健品”,還樂此不疲,后來老人的兒子強行干涉才掙脫出來。孩子不在身邊的老人,就難有這份幸運了。

            吊詭的是,多年來媒體對丑惡的“食老”行徑屢有揭露,監管者也不乏查處,但總是按下葫蘆又起瓢,以至圍獵者不但榨干老人積蓄,還要將其未來錢也“透支”騙走。

            若要追根究源,就在于對類似惡行處罰太輕,同時社會形成了可怕的食利鏈條。以瞞天過海術誘騙老人買巨額保險及營養品之類,這與變相的詐騙、搶劫有何區別?但查究起來,卻往往只能以合同買賣糾紛調解了事,鮮有追究刑責者。退休老人花幾百萬巨額保險,如此違背常理常情之事,保險公司和銀行內審、風控竟然都沒察覺?

            或許,從涉事機構來說,那只是一筆“業務”或“融資提成”,只要自身有利可圖,哪管它天理人心。孰不知,正是明里暗里的利益鏈條,為行騙者大開方便之門,最終是整個社會來買單。(作者是羊城晚報首席評論員)

            (羊城晚報時評投稿郵箱:wbsp@ycwb.com)

            關鍵詞: 于心何忍 傾家蕩產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