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粵公宣
廣東最近哪些類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市民應該如何守好“錢袋子”?6月14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公安廳新型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吳武強提醒廣大市民群眾,近期,要小心三類電詐:兼職刷單類詐騙、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涉高考詐騙。
發案形勢:
兼職刷單、虛假投資理財、涉高考詐騙突出
從發案形勢看,根據廣東省公安廳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的分析,目前廣東兩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尤為突出。
一是兼職刷單類案件一躍成為“詐騙之王”,發案數同比去年上升20.26%。警方介紹,新型“做任務式”刷單詐騙是當前刷單返利類詐騙案件的主要形式。此類作案手法迷惑性極強,發案多、損失大,危害十分嚴重。詐騙分子發布虛假兼職廣告,以高薪為誘餌,招募點贊員、推廣員。前期小額快速返還傭金,誘導被害人下載刷單APP進行墊資充值,后以“任務未完成”“卡單”“操作錯誤”等為借口,拒絕支付本金和傭金,表示只有不斷做任務才能拿到之前的本金和傭金,誘騙受害人加大投入,進而騙取受害人更多的資金。
(資料圖片)
二是虛假投資理財成為大額電詐案件,尤其是超百萬元電詐案件的主要類型。此類案件中,犯罪分子通過后臺將投資理財網站或APP發送給受害人,謊稱能輕松賺錢、有內幕消息、有網站漏洞、或者謊稱自己為職業投資顧問、證券經理等,誘導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虛假網站、APP上進行投資。被害人在投入大量資金后,發現無法提現或全部虧損。再與對方交涉時,發現對方將自己拉黑或者失聯。此類案件由于前期有獲利,受害者容易放松警惕加大投資或動員親戚朋友一起投資,造成巨額損失。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尋找兼職和進行投資,對網絡上的各種推薦要明辨是非,謹慎投資。
此外,高考剛剛結束,涉及高考的電信網絡詐騙也是近期的高發類型。警方提醒,要警惕“提前查分”“補錄名額、內部指標”“補助金”“填報志愿指導”“偽造錄取通知書”等五類常見騙局。
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注意,查分時一定要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信點擊來歷不明的網址鏈接。正規的招生錄取工作不會收取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錄取費的,都是詐騙。
預警防范:
推出“五大反詐利器”,牢記“三不一多”
廣東省公安廳新型犯罪研究中心介紹,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形勢依然嚴峻,為此,公安部、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構建推出了“五大反詐利器”——國家反詐中心APP、96110預警勸阻專線、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和云閃付APP“一鍵查卡”,不斷加強預警防范,構筑防詐反詐“防火墻”。
其中,12381是工信部聯合公安部推出的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首次實現對潛在被騙用戶的短信實時預警。96110預警勸阻專線是反詐專用號碼,主要有三項功能,一是預警勸阻,發現群眾正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的,公安機關通過該專線及時預警;二是防騙咨詢,如果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可以撥打96110咨詢;三是涉詐舉報,如果發現涉詐線索,群眾可以通過該號碼進行舉報。
廣東警方提醒:
廣大群眾務必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接聽96110電話、關注12381短信,謹防兼職刷單類、投資理財類等高發類案。特別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一旦發現或懷疑被騙,請撥打110報警或撥打96110咨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