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今日報丨整治農村水體污染 提高企業治污能力

            廣州海珠構建“城市GEP”核算體系,讓綠水青山有“價”可歸 (資料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粵環宣

            生態環境部近日通報2022年1月-4月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廣東有惠州、深圳、中山、肇慶、廣州五座城市進入前20,全省空氣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過去的一年中,廣東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取得新突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超額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民生實事任務,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的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整治和開展“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專題活動等民生實事任務仍在穩步推進,第一季度已初見成效。

            “管”住污水,群眾點贊

            “十圍涌前幾年兩岸都是污水直排,水面臟兮兮、黑乎乎的,臭不可聞!”近日,中山市坦洲鎮同勝社區居民向記者反映,和前幾年相比,十圍涌水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4條排污管道接入到每家每戶。這些排污管道雖是地下工程,表面上看不到設施,但同勝社區周邊的河道幾乎已經沒有臟水、臭水出現。

            據了解,坦洲鎮同勝十圍涌是省級農村未達標水體治理對象之一。坦洲鎮陸續投入2.27億元啟動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污水管網敷設等31項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其中管網建設包括污水主管、到戶支管建設,主管建設以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前山河流域)為主體工程,到戶支管以村居污水收集工程為主。

            在積極推進未達標水體整治的同時,坦洲鎮加速開展村居管網建設工程,補齊農村截污短板,完善主管工程沒有鋪設到的生活污水收集“空白區”。同勝社區就是該鎮7個已開展支管到戶工程進度最快的村居之一。截至今年,坦洲鎮全鎮支管到戶工程已納污1000余戶。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黑臭水體整治,事關廣大農民福祉和農村文明和諧。2022年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中,明確要求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

            據了解,在過去一年中省生態環境系統超額完成了省政府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民生實事任務,今年將全力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措施的落實,加快推動廣東從“有建設到建管并重”“有治理到有效治理”轉變。

            2022年,廣東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計劃新增1000個以上自然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省農村污水治理率將達到50%以上,設施有效運行率提高至70%以上,并新增完成整治30個面積較大的農村黑臭水體。

            法規技術送上門,企業舒心

            “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尾水又是重要的污染來源。處理好水產養殖的尾水是推動行業污染防治不可或缺的舉措?!彼a養殖從業人員向記者介紹道,水產養殖尾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亞硝酸鹽、有機物、磷及污損生物,若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不僅會使養殖水域環境惡化,還會導致魚類、蝦蟹類等爆發疾病甚至大面積死亡,直接導致養殖產品質量和產量下降。

            今年4月,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水產養殖行業專題宣講活動在廣州召開。該宣講是2022年“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的第二場活動,采用了“會議宣講+實地考察”的方式,邀請20家水產養殖企業現場參加,并有逾500家企業線上參會,參會人員總計超過600人。

            為落實做好廣東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省生態環境廳積極邀請業界、學界的專業人士開展宣講,主動把相關政策法規、治理技術及模式“輸送”到企業。

            “通過宣講活動,可以將先進適用的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規范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經驗輸送至基層,加快推進環??萍汲晒D化為現實污染治理能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送法規、送技術’服務企業可以切實增強各企業的生態環境主體意識,提高民生領域相關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及環境管理規范化程度,有利于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生態環境治理社會責任。”

            據了解,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計劃開展10場以上環保專題宣講活動,為1000家以上企業提供環保政策法規服務和重點企業“一對一”技術服務,派發專題技術匯編10000冊以上。

            針對工作目標任務,省生態環境廳將在做好重點行業、重點園區技術服務基礎上,進一步篩選出部分重點企業,建立滾動長期的技術服務機制,按照季度/年度組織專家團隊上門有針對性開展技術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污染治理技術問題,并組織召開系列活動座談會,廣泛聽取行業專家提出的意見建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