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精準匹配”“不浪費一分”“幫孩子挑選最適合的專業”……伴隨各地高考錄取最低分數線的發布,志愿填報成了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最近,有媒體報道稱,據某高考志愿信息服務產品經理介紹,近80%的“00后”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會使用“智能填報”或“預測工具”。
記者了解到,填報志愿智能輔助工具等志愿填報規劃服務已經成為一門“生意”,并在市場上實現快速擴容,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成為“上門客”。這些智能填報志愿服務究竟靠不靠譜?羊城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調查
志愿填報服務“生意”火熱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高考志愿填報服務大致分為“人工志愿填報規劃服務”與“AI智能填報服務”兩大類。
“我們的收費標準分三個梯度,分別是6800元、8800元與12800元。”記者以考生的名義向一家名為“牛升學”的機構咨詢時,工作人員表示,該機構開設了一對一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指導老師涵蓋省級招生考試院的老師、高校教授。“如果你選擇12800元的服務,我們會為你安排省級考試院的老師。除了志愿填報,機構還提供整體的升學規劃,包括大學入學指導、考研計劃等。”
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他們機構的收費在市面上處于中等偏下檔次,“很多一對一志愿填報的專家服務都是一兩萬元的。每年來這邊報名的考生有近四百人,沒有達到錄取的效果,我方會全額退費。”
河北博諾教育的王老師則表示,當地的志愿填報機構專家收費均在5000元左右。她介紹,家長通常都是提前來預定志愿填報名額。王老師同時透露,家長報名越早越便宜,等到出分之后,市面上的志愿填報機構價格可能會上漲幾千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2406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志愿填報”,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志愿填報相關企業。其中,約600家成立時間僅1年左右。據觀察,不少商家推出了以智能填報或預測工具為賣點的“志愿填報卡”,價格比人工輔助服務便宜;而一對一服務則是由志愿填報規劃師針對學生個性化需求為其定制志愿填報方案,價格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在“高考圈”網站,登錄網站主頁面即可看到“AI升學助手”的服務廣告。廣告介紹文字里寫道:高考圈AI升學助手是一套由清華北大團隊研發出的大數據智能分析系統,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的生涯規劃輔導理念進行深度融合并重塑。系統以大數據作為底層基礎,依托團隊強大的高新科技研發實力,為學生提供一套邏輯嚴密、科學合理的升學工具。
記者在“高考圈”網站看到,網站VIP卡分為升學版和志愿版,360元的志愿版包括錄取風險評估、專業職業通、模擬志愿填報、學校歷年數據查詢4項功能,598元的升學版則增加了新高考選科報告、專業職業薪酬統計等8項功能。
該網站是如何設計志愿方案的呢?“盡量壓線進高校,與錄取線分數差會控制到5分以下。”“高考圈”在線教育咨詢機構蘇老師稱,其衡量推薦院校的標準在于不浪費學生的分數,據他觀察,近幾年新高考省份報名志愿輔導的人數明顯增多,不少家長會趁著“6·18網購節”的優惠前來報名。
“每年趕上這個時候,我們也會外聘專項導師提供服務。每位老師會對接服務20名至40名學生,一般都是名額爆滿。”蘇老師說。
走訪
有考生為填報志愿服務埋單 有考生吐槽相關服務效果差
對于志愿填報輔助服務,高考考生是如何看待的?廣州某中學的葉同學今年參加高考,她表示,自己早在模擬考的時候就已經使用了一款志愿填報付費軟件,用來預估自己的省排名。在她看來,AI智能填報輔助工具的使用目前已經比較普遍,“我媽媽是經熟人推薦幫我購買的這個軟件,而學校也會推薦某些機構的‘志愿填報卡’給有需要的同學。”葉同學說,她所在的班級有超過一半的同學購買了“志愿填報卡”,價格在三四百元間不等。
同樣是今年參加高考的陳同學表示,她也會適當運用一些志愿報考軟件。“我會選擇大學齊全、種類分明、講解詳細和有提供相應校園真實圖文的軟件,但更多的會傾向聽取現實生活中已畢業或正在讀大學的師長師姐,以及親人的建議。”陳同學說。
揭陽普寧市第二中學的鄭同學對于志愿填報輔助服務持否定態度,正著手填報志愿的她表示,自己不會購買相關付費軟件和咨詢服務。鄭同學說:“我想去師范類或綜合性較強的大學,自己會先去學校官網查閱相關信息,上網咨詢在讀大學生或已畢業大學生對該校的評價,并詢問前幾屆學長學姐一些意見。”
在新高考政策下,高考志愿填報方式也發生變化。從去年起,全新的志愿填報模式促使不少考生選擇志愿填報咨詢服務。梁同學是去年參加廣東新高考的“過來人”。在她眼里,不熟悉新高考政策引發的焦慮促使她選擇了一些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去年曾被家長拉去相關機構接連聽了三場志愿填報指導講座。
“我曾一度想付費給咨詢師,因為講座提到最多的詞就是‘退檔’。”梁同學表示,在正式填報志愿前,她試用過一款付費“志愿填報卡”,該卡雖設有模擬志愿填報,但效果欠佳,“頁面很陳舊很雜、數據不全面,點擊推薦院校的資料很少,沒有學校近幾年的招生情況與進一步的介紹。我點進去沒多久就退出來了”。
梁同學分享經驗說:“填報志愿時最重要是看志愿填報系列用書,把‘沖穩保’三個梯度院校專業分配好,必要時可以借助某些網站的免費模擬志愿填報功能輔助。”
觀點
謹慎選擇社會機構有償服務 建議用好省考試院免費系統
“AI志愿填報輔助系統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了不少便利,但當前由于準入門檻低,研發志愿填報類機構魚龍混雜,有些缺乏專業知識,可能會誤導學生填報志愿。我們要看到機構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志愿服務的積極作用,但更需要讓志愿填報服務行業發展規范有序。”廣東醫科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提供志愿填報服務的社會機構,有些機構報價高得離譜,建議家長考生理智對待、謹慎選擇。
記者了解到,針對志愿填報服務可能出現的亂象,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在6月10日發布提醒稱,家長考生要警惕不法分子假冒“權威專家”,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利用中介或網站、APP等對考生進行志愿填報指導騙取錢財。在填報志愿時,家長、考生可在網上尋找參考資料作為輔助,但對于收費的指導一定要提高警惕,勿讓騙子乘虛而入。6月24日,教育部又發文要求,嚴禁學校、教師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通過志愿填報咨詢服務謀取利益;高中階段學校、教師不得代替考生填報志愿、指定志愿學校,不得收取考生家長或招生高校的任何費用。
“作為高校老師,我們一般不推薦考生使用機構提供的服務填報志愿。”廣東醫科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認為,家長和考生應與學校老師多交流,畢竟老師身處教學一線,掌握著歷年高考的相關數據,對考生的興趣愛好也有所掌握,給家長考生的建議應該更全面。同時,高中學校也要重視對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幫助考生對自己未來人生方向進行合理規劃。
另外,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推薦考生使用官方提供的免費志愿填報輔助工具。據悉,該系統于去年推出,提供近年全國在粵招生高校各專業投檔錄取情況供考生查詢,考生可使用考生號或身份證號登錄,登錄密碼與高考報名系統的密碼相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