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最新消息:韶關:洪水漸退 陽光重現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 通訊員 鄭文彬 賴金艷 謝霞霞

            今年“龍舟水”期間,韶關全市平均降水量847.2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多1.9倍,各縣(市、區)“龍舟水”均刷新當地歷史紀錄。6月21日,已經遭遇連續多日強降水的韶關,更是經受了今年以來的最大洪水考驗。


            (資料圖片)

            22日,久違的陽光出現在韶關市區上空,隨著本次強降水過程減弱和北江干流洪峰成功削平,韶關市區及下游北江河段水位緩慢回落。當天上午11時,韶關市三防指揮部決定將防汛Ⅰ級應急響應調整為Ⅱ級;15時,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調整為Ⅲ級。

            水退人進。洪水漸退后,韶關各地黨員干部、志愿者和市民群眾紛紛投入到清淤消殺工作中,重整美麗家園。

            武江:清淤消殺恢復市容

            受強降雨和洪峰影響,韶關市武江區受災嚴重。6月22日,內澇點和沿河低洼地帶的積水基本退去,武江區開始進行全區環境衛生大掃除消殺行動,堅決防止“災后大疫”。

            當天,武江區黨員干部、民兵、消防、志愿者及愛心企業員工等近2000人積極投身大掃除消殺行動中。他們或拿著鐵鏟清理淤泥,或拿起水管沖刷淤泥,鉚足干勁,為盡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貢獻力量。當地城管執法隊員及環衛工人更是腳踏厚厚的淤泥,手揮鍬鏟土,開展清淤作業。

            截至22日晚間,武江區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城管部門負責人表示,清淤工作完成后,當地還將持續開展路面深度保潔、點位消殺行動,減少細菌病菌滋生,確保公共環境衛生整潔。

            始興:全力投入災后重建

            6月19日,始興縣司前鎮多個行政村和社區遭受洪水沖擊。洪峰過后,司前鎮新增生活垃圾量超過2000噸,淤積淤泥量約1000立方米,墟鎮街道及居民家中被淤泥、垃圾侵占,群眾回家生活仍存在困難。

            面對復雜的災后重建工作,司前鎮于6月20日趁著雨勢減小,發動全體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帶動社會各界力量和群眾力量進行災后生產自救,形成“全民參與災后重建”的氛圍。記者走訪當地時看到,群眾正忙著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淤泥,清點被水泡過的物品。社區“大黨委”也竭力幫助居民清理淤泥,助力他們早日重回家園。

            “我們黨員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沖在前面、走在前面,為群眾著想、解群眾所急?!彼厩版傉ぷ魅藛T黃爾舜說,天氣放晴后,鎮里還將組織大規模消殺活動。

            翁源:盡快恢復災后生產

            強勁的“龍舟水”導致翁源縣多地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城市內澇、農田水浸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小影響。6月20日雨勢稍小,翁源縣便于下發開展災后重建恢復工作的通知,組織相關單位盡快幫助群眾開展農田排澇、房屋清淤等災后恢復工作。

            交通運輸、水務、供電、通訊等部門第一時間搶修受毀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村莊內外、田間地頭、河道溝渠、道路沿線,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清除雜草、清理溝渠淤泥、打撈水面漂浮物,爭取早日重建家園。

            翁源縣農業農村局組建了4個服務指導組,會同各鎮、縣農科所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指導農戶抓緊對受淹農田疏浚排水,修復水毀農田、農業設施和養殖欄舍,及時改種補種作物、補欄畜禽,力爭把受損程度降到最低。

            翁源縣衛生部門還組建了防疫消殺隊伍,共出動應急消殺人員465人次,消殺房屋4000余間,消殺面積124100萬平方米;共發放災后衛生知識宣傳手冊6930余份,全力做好災后防疫工作,確保群眾身體健康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