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在本市幾家大型倉儲會員賣場購物時發現,店內人氣十足、購銷兩旺。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倉儲賣場在價格、營銷以及會員服務、售后服務等方面尚有不足,甚至有消費者反映在部分賣場買到山寨產品。
市民魏先生前幾天來到本市一家倉儲式會員制賣場購物,他告訴記者,春節前來過幾次,每次來賣場人氣都很旺,有些爆款商品的貨架前排起長隊。“賣場確實挺紅火,但有些地方并不讓顧客滿意。”魏先生說,賣場主打的部分“高性價比”商品、“高人氣”商品,基本上都要排隊購買,有些還經常斷貨。
同樣常來這家賣場購物的王女士也向記者反映,當時付費辦理會員卡的時候,就是看中了商家主打的一些爆款,但最近多次來購物時,心儀的商品基本都沒有買到。王女士表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總出現這種情況,就很容易讓顧客感覺被商家的饑餓營銷給套路了。
“這家賣場在短視頻平臺上特別火,號稱物美價廉。”市民李女士日前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她去了以后卻發現,很多商品的價格和其他賣場差不多,而有些看似很劃算的爆款產品竟然是知名品牌的山寨版。李女士舉例說,有一種運動飲料,乍一看是某知名品牌,實際上卻是包裝設計相似的另一品牌。李女士表示,盡管這些商品也都有廠家、有品牌,并非三無產品,但終究不是真名牌,所以價格也沒有可比性,對消費者是一種誤導。
還有消費者反映,在某家倉儲賣場買到的促銷飲料,到手價相當于原價的66折左右,但回到家才發現飲料總共10個月的保質期只剩下1個多月了,而且貨架上也沒看到“臨期”的相關提示。另一消費者買到的袋裝冰鮮牛肉,僅剩不到1個月的保質期,賣場同樣沒有“臨期”提示。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倉儲式、會員制賣場憑借在供應商渠道、選品、價格、會員服務等方面的特色,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不少實惠和便利,同時促進零售市場業態多元化發展。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這類賣場也暴露出不少問題。這就要求商家在經營管理上苦練內功,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表面的光鮮可換不來顧客的真正認同和賣場的可持續發展。(本報記者 翟維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