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疫中吉林暖時刻丨袁甜:當好隔離賓館“大管家”

            3月20日凌晨,一陣電話鈴聲把長春市寬城區委編辦科長袁甜從睡夢中叫醒。“接到電話,寬城區委組織部委派我緊急奔赴區里的一家隔離賓館擔任行政站長。”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天,但袁甜仍舊清楚地記得當時的一刻。

            主管一家隔離賓館的全面工作,這對32歲的袁甜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也非常艱巨的挑戰,更是組織上的信任,她二話沒說,收拾好簡單的行李,第一時間趕到了隔離賓館。

            隔離點首批接收的,是長春某大學的67名女大學生。“當時面對的情況就是,整個隔離點服務團隊為11人,包括來自通化縣的醫護人員、來自教育系統和寬城區政府的志愿者,1名駐點老師,另外還有負責保障的公安干警。”袁甜說,人手不足是第一個問題,怎么把有限的人力資源盤活?袁甜的做法是,迅速建立了8個專項組,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各專組充分發揮專長,整個隔離點擰成一股繩。

            “特別感謝上級的支持,幫我們在隔離點迅速建立起三區兩通道,硬件方面實現了監控點監控全覆蓋,實現管理無死角,監督不留白,也全面保障了隔離人員的安全。”人力盤活了,硬件解決了,隔離點要安全運轉,專業知識少不了,袁甜又快速自學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并組織隔離點服務團隊進行集體學習。

            “我們這個隔離點內,全是20歲上下的女大學生,”袁甜說,如何保障她們一日三餐,生活起居,身體健康又成了新的問題。袁甜多次進行溝通,在餐食上,盡量多的安排烤大蝦、炸雞柳這些年輕女孩子喜歡的食物,同時針對這里還有少數民族學生的情況,每天專門安排符合她們生活習慣的菜品。

            此外,袁甜還在隔離點建起了臨時黨支部和4個臨時團支部,通過工作人員引導,以主題講座、防疫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同學們開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模式。同時,組織同學們參與線上互動,接歌、成語接龍,讓大家以樂觀心態面對隔離生活。

            前幾天,隔離期滿,隔離點特別為同學們做了一頓餃子。許多同學在隔離群里留言: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餃子。

            真心付出,得到的也是真切的感謝,送走了同學們,袁甜帶著服務團隊進入房間清掃。“發現房間里,很多同學都給我們留下了感謝信,有的長,有的短,我們字字句句都細細讀了,”袁甜說,很多同學們都說,期待疫情散去、春暖花開時與她們再相見,這也是她的心愿。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圖片由被采訪對象提供

            關鍵詞: 疫中吉林暖時刻 隔離賓館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