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3月17日表示,算法新規為企業修正乃至重塑價值觀提供了機會,設置算法開關則更為個人數字安全保障下好了“先手棋”。目前,眾多頭部互聯網平臺或APP均上線算法開關鍵,給了消費者知情權,在保護個人隱私和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邁出重要一步。對于企業而言,關的是“算法推薦”,開的是“消費者信任”。企業算法要從商業至上轉向用戶導向,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為尺度,考驗的不僅是技術能力。企業要優化算法,推薦更有公共價值、更有專業水準、多方面平衡的內容,堅持內容為王,提升用戶留存度。即使消費者選擇了“關閉”企業也應明白這為其長遠健康發展提供了機遇。企業可據此修正和完善算法邏輯及執行標準,進一步強化企業數據收集的透明度和規范化,看似“權利讓渡”,實則“自我保護”。對于消費者而言,此舉在一定程度上能打破“信息繭房”,擴大公眾接觸新知識和新觀點的范圍和途徑,避免了個人信息被大規模收集和過度使用。當然,消費者仍然要清楚地意識到“我在獲取信息”,主動拒絕沉浸于算法推薦日復一日的同質化信息內容當中。總之,規范算法推薦,杜絕濫用亂用,用“開關”填平以往的服務洼地,用“消費者知情和主動選擇”來實現雙向良性互動,讓企業更懂消費者的心思,讓消費者看見企業的心意。(通訊員 徐悅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金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