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羊晚快評】這樣“助脫單”的“科技信息”公司,實在太壞了!

            文/羊城晚報評論員 林如敏

            新華社發(fā)布調(diào)查報道,曝光部分自稱“快速脫單”“互助脫單”APP通過平臺規(guī)則下套,讓交友過程異化為步步交錢,不少用戶成為被“收割”對象,引發(fā)了大量涉嫌誘導消費、情感欺詐的糾紛。

            這些“脫單”APP首先用諸如“你都不能知道上面的女的有多主動”之類的低俗廣告來吸引用戶,言語惡俗、表演夸張。其次是步步要充值。回復文字、語音、視頻都要花錢。有用戶表示,在平臺上花了十幾萬,連面都沒見成。平臺一方面誘導男性用戶不斷充值,另一方面則通過“聊天就可以賺錢”的宣傳吸引大量女性用戶參與其中。

            且不說在我們擇偶的年代,還沒有網(wǎng)上交友這些玩意,就算有,以在下微末的小膽,若是想通過什么“快速脫單”之類的說辭,從我口袋里掏錢,那么很不好意思,我肯定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這么說一定程度上也屬于偏見,畢竟現(xiàn)實中也存在著許多正規(guī)的網(wǎng)絡婚戀平臺,說明生活中確實有相應的市場和人群。比如掏了十幾萬連面都沒見上那位,我很愿意相信他擇偶之心急切熱烈,只是結(jié)果讓人拍案驚奇。

            部分用戶心甘情愿被別有用心的APP一遍遍地“收割”,恕我直言,多數(shù)并非因為智商問題。更大的可能是,在平臺露骨、魅惑的誘導下,用戶“心領神會”,以為步步充值之下終將抵達那些不可描述的場景。滿前野意無人識,幾點碧桃春自開,這才是平臺斂財屢屢得手的奧妙所在。

            當然了,無論用戶如何心猿意馬,他們終歸是受害者。真正要譴責懲處的,是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APP。據(jù)報道,這些打著“交友”旗號的平臺注冊主體大多是科技信息公司,經(jīng)營范圍絕大部分沒有婚姻介紹服務項目。忽悠那些無處安放的荷爾蒙,這樣的“科技信息”公司實在太壞了。

            關鍵詞: 科技信息

            相關內(nèi)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