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跨界”+“創新” 廣東這家高端定制家居企業變身專精特新“小巨人”!

            孫綺曼 攝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云 孫晶 孫綺曼

            意大利真皮衣帽間、玻璃柜衣帽間、卡拉金巖板視聽柜……這些引領全屋定制風尚的“高定”產品來自廣東的一家專精特新企業——威法家居。與大多數定制家居企業不同,威法家居走的是高端定制且“小而精”路線。

            在創立威法家居前,創始人兼董事長楊煉曾從事過音響生意。1999年楊煉創辦愛浪音響,之后跨界進入櫥柜行業,于2008年創立廣東威法定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威法家居被列入國家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現擁有204項專利以及30項軟件著作權,在全國106個城市開設了近200家體驗店,覆蓋國內絕大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去年年底,威法家居在廣東省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向資本市場發起了沖鋒。

            一家創業公司要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需要有怎么樣的內在基因,又該如何選擇發展路徑?近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威法家居董事長楊煉表示,任何創新都來自于對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在創新驅動下,前10年,是威法“打基礎”的創業期,接下來的10年,威法將進入一個發展的快車道。

            談“跨界”底氣:要做市場先驅而非先烈

            羊城晚報:你是從音響領域跳轉到全屋定制家居領域創業的,這種跨界思維給威法家居帶來了哪些不一樣的基因?

            楊煉:從一開始做音響,再到成立家居企業,我都是延續同一種思路——走高端市場,而不是去拼價格戰。一方面,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差異化戰略,追求合理的利潤,這樣才能有足夠的研發費用,進而不斷有創新;另一方面,跨界也是一種優勢,讓我沒有被行業一些固有思維束縛,反而能回到源頭處去理解客戶的需求,做出他們想要的東西。

            羊城晚報:威法家居是走高端現代風格的路線,當時為什么會選擇這一條路?

            楊煉: 現代風格的家居定制在2008年還是很超前的,沒有現成的客戶群,有消費實力的中年人不太接受這種風格,而能接受這種風格的年輕人又還沒有形成購買力。

            但我始終相信,消費者是愿意為不一樣的東西買單的,我們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就一定要做得跟市面上不一樣,要有特色,只有差異化才能有利潤,而不是說一味去模仿。

            威法要做市場的先驅但不是先烈,現在,經過了10來年的時間培育,我們也很欣喜地看到,80后和90后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現在已經崛起了,他們越來越傾向于簡約的現代風格,對于家居裝修,他們更注重美觀、舒適、個性,同時也要兼具功能性,這也恰恰是威法的優勢。

            談創新方向:要做引領性的變化

            羊城晚報:作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你怎么看待創新?

            楊煉:威法家居一直都在不斷創新中,追求成為行業的引領者,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的4%-5%,今后隨著規模的擴大可能還會更多一些。

            相對于普通全屋定制品牌,威法家居的賣點除了高端個性化設計、服務外,還在于全球優采。近年來,我們與國內外的供應商合作研發,在新產品的技術和材料的運用上做了更多嘗試,比如在傳統的板材上,融合了皮、布等新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效果,帶給顧客更多的選擇和驚喜。

            創新的落腳點,是要給消費者最便捷的使用體驗。這也是我一開始在創業初期學到的經驗,當時我就發現,很多人購買了高端音響設備,卻因為不會操作選擇把設備束之高閣。在我看來,無論產品多么具有創新概念,設計有多么復雜,但在使用端,一定要把使用場景簡單化、自動化。

            延伸到定制家居領域也是一樣的。舉例來說,廣東人喜歡煲湯、天氣又比較潮濕,我們就設計一些具有加熱烘干功能的櫥柜,便于消費者放置煲湯藥材;很多年輕人不怎么下廚,但喜歡煎牛排磨咖啡,我們就設計出可以在客廳進行上述操作的一體化櫥柜……核心思路還要通過創新去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而不是讓消費者花了錢卻增加了煩惱。

            談發展需求:知識產權保護還需進一步規范

            羊城晚報:你覺得企業下一階段要怎么發展?

            楊煉:創新肯定是要持續的,我們現在在高端定制之外,也在切入智能家居賽道,希望將智能變成家居生活一部分。2019年開始,威法家居投資約1.3億元打造第3期數字化智能生產線,已投入使用,可實現快速交付,方便城市精裝房客戶在居住的同時快速補充或升級定制家居。2019年成立智能家居研究院,目前威法家居智能家居ALITA系列也已經面世,今年將陸續推新的智能產品系列。

            羊城晚報:成為專精特新企業離不開各方扶持,在目前這個發展階段,面臨比較大的挑戰有什么?

            楊煉:家居的定制化生產,需要配備柔性化定制生產線,既強調個性化,又要保障生產的穩定性和質量。但目前中國在信息化軟件的開發上,跟國際上還是有差距。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資本進來,一起推動信息化生產設備的升級,人才也相對較缺。特別是在我們現代風格的家居定制賽道上,我們沒有現成的人才可用,如何讓家居設計上既符合現代風格,又兼具藝術性和功能性,這方面的人才要慢慢去磨合和培養。

            另外就是行業標準問題。目前家居行業還是存在模仿抄襲的現象,一個新產品設計出來,往往只能享受半年的市場紅利,很快市面上就會有“威法同款”,很多模仿只是抄襲了外觀,卻沒有學到內在精髓,但勝在價格便宜,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我們也希望政府在這一方面可以進一步規范市場、統一標準,進而營造鼓勵市場創新的氛圍。

            關鍵詞: 高端定制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