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 羅仕 通訊員 岳青
圖/通訊員供圖
掛起黃色暴雨預警、中小學停課、連夜轉移群眾……近日,今年以來強度最強、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強降水持續影響廣東。搶險救災,刻不容緩。全省青年聞訊而動,筑起一道道青春的防線。
河源消防救援隊員救助群眾
英勇沖鋒,青年突擊隊堅守一線
“不怕任何困難險阻,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暴雨來襲,河源消防基層各隊站寫下抗洪搶險請戰書,字字鏗鏘。據了解,他們當中大部分是90后。與此同時,當地的青年突擊隊迅速出動,爭分奪秒地排除險情,營救、疏散受困群眾。
5月12日晚,紫金縣紫城鎮林田村,持續降水造成內澇。積水倒灌村民家中,深度接近一米。由于消防車輛無法通行,紫金縣紫城消防救援站青年突擊隊當即決定徒步涉水進入,救出4名被困群眾。另一邊,江東新區消防救援大隊青年突擊隊正在冒雨奮戰。他們合力組成“手抬式輪椅”,安全轉移三名年過九旬的老人。當晚,救援人員在村內逐戶排查,保證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道路被淹、交通中斷,受“最強降水”影響,中山市多個鎮街出現嚴重積水。其中,5月10日6時至13日10時,三鄉鎮降雨量達到724.9毫米,降雨量為全省最高。險情發生后,中山市近20支青年突擊隊、約800名隊員迎難而上,第一時間投入防汛搶險工作。在城區主干道,交警城區鐵騎隊24小時站崗,進行路面巡查、排澇疏堵。為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運行,中山供電局青年突擊隊晝夜不停地搶修。當移動設備機房被水圍困,中山移動青年突擊隊排除萬難,及時維修通訊設備。
盡管水深雨大,擋不住青年攻堅克難的決心。從白天到黑夜,青年突擊隊始終戰斗在第一線,為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佛山南海退役軍人志愿救援隊
服務群眾,青年志愿者隨時待命
逆行而上的隊伍中,還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轉移群眾的路上,他們不懼風雨,撐起一把“關愛傘”。為保障群眾物資充足,他們奔走忙碌。
5月11日,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良口鎮陸續啟動暴雨紅色預警,不少村民在暴雨中轉移。第二天,廣州共青團組織志愿者前往從化區鰲頭鎮、良口鎮,協助基層工作人員開展居民轉移安置、物資配送等工作。與此同時,他們送去了自熱米飯、飲用水、面包、雨衣、雨傘、雨鞋等慰問品。
當一箱箱生活物資運抵安置點時,志愿者們自覺排好隊,像傳送帶一樣搬運接力。雨水淋濕了衣服,他們手上的動作卻沒停。看到居民拿到物資后的笑容,香港青年戴杅栩心里也很開心,感覺自己再辛苦也值得。平時,他經常參與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青年人,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
廣州青年志愿者送保障物資
據不完全統計,在廣州從化,12小時內,53名青年志愿者協助轉移397名受災群眾;在廣州增城,140名青年志愿者協助轉移511名受災群眾、688名師生。
除了基礎保障,青年志愿者還能提供更多專業服務。車輛舟艇、救生衣、抽水機、擔架、藥箱……早在暴雨前,佛山市南獅退役軍人志愿救援隊便著手清點裝備及保障物資,隨時待命。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30名隊員分批次在各區域內巡邏,及時幫助群眾車輛脫離泥地等,累計服務時長約200小時。5月10日,佛山市組建青年干部突擊隊、志愿服務隊青年突擊隊100支、共1214人,各級專業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隊伍也做好備勤。
風雨無情,人有情。在防汛救災任務中,廣大青年打頭陣、挑大梁、當尖兵,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青年的動人風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東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