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粵文旅宣報道:今天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各地準備的“非遺盛宴”紛紛拉開帷幕。嶺南水陸“非遺嘉年華”、非遺購物節、非遺代表性項目圖片展、“非遺工匠匯”……這一項項活動呈現出廣東非遺保護和活化取得的豐碩成果。
115項新晉省級非遺亮相
由廣東省文旅廳、中山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主會場(中山)暨石岐龍舟文化周將于6月11日至14日在中山市舉行。主會場系列活動包括廣東主會場啟動儀式、廣東省第三屆非遺購物節、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圖片展、中山非遺系列展演展覽等。中山還將在小欖鎮、火炬開發區舉辦分會場系列非遺活動,讓市民和游客沉浸式體驗非遺。
活動期間,廣東省第三屆非遺購物節分線上線下兩部分舉行。線上部分,主辦方將策劃多場非遺產品直播銷售,利用全網平臺宣傳流量助力廣東全省非遺產品的宣傳和銷售;線下方面,將開設廣東非遺產品墟市,集中展示銷售廣東特色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類、非遺相關美食、文博文創產品等。非遺購物節期間,主辦方還面向公眾發放一批惠民消費券。墟市現場,市民可通過掃碼參加非遺宣傳答題有獎活動,獲得廣東非遺產品墟市現場消費券。
上月,廣東公布了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此次公布項目共計115項。其中,第八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43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72項。截至目前,廣東共有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65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16項。6月11日至25日,“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圖片展”將在中山市博物館新館舉辦,公眾可現場進一步認識新晉省級非遺。
文化場所推出非遺大餐
除了主會場,廣東各地各文化場所也推出豐富的“非遺大餐”,邀約市民品嘗。
6月11-12日,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推出“非遺粵傳承”系列活動。其中,“非遺工匠匯”活動將聯合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通過展廳導賞、非遺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實現文博界和非遺界跨界奇遇,探尋廣作傳統技藝所承繼的中西交融與工藝之美;同時,圍繞各大臨時展覽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古琴音樂會、水陸畫人物拓印、壁畫故事導賞等,讓觀眾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6月11日,“粵色非遺 ‘繡’出新生活”——2022年廣州博物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暨消失的月餅第二季“粵色中國·月光寶盒”文創發布會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舉辦。屆時,廣州博物館保管部負責人向公眾介紹古琴修復項目、館藏絲織品及廣繡藏品等情況;模特現場展示廣繡非遺傳承人屈汀南的廣繡文創作品;進行“消失的月餅第二季‘粵色中國·月光寶盒’”的發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