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博艾艾灸為你解析常用的五大養療要穴

            博艾艾灸常用的五大養療要穴

            今天,博艾艾灸就詳細介紹常用的五大養療要穴:關元、命門、足三里、神闕、中脘。

            關元穴:又名丹田,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處。關元穴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

            主治: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尿濁

            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統疾患: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后出血、陰挺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瀉痢疾,脫肛等胃腸系統疾患;各種疝氣、浮腫、中風脫證、虛勞損傷、四肢厥冷等。

            命門穴:又名精宮,督脈之穴,在第2腰椎之下與臍相對,其氣與腎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維護生命的門戶。

            主治:五勞七傷、虛損腰痛、尿頻、遺尿及各種虛寒病癥。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橫指處。具有補益脾胃、調和氣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健體強身的一大要穴。

            主治:胃痛、腹脹腸鳴、嘔吐、腹瀉、水腫、神經疾患、急慢性乳腺炎、腸癰等。

            神闕:位于腹部臍中,有調理脾胃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類經圖翼》說:"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醫學入門》說:"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

            具體方法:以藥末填臍,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壯,藥末可選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中脘穴:又名太倉,任脈之穴,在臍上四寸。具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健脾化濕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惡心嘔吐、呃逆、反胃、腹脹、腹瀉、潰瘍病、胃下垂、淺表性胃炎、胃痙攣、腸炎、胃神經官能癥等胃腸病癥,虛勞百損,四肢乏力等癥候。溫和灸是博艾艾灸放心、效果良好的方法,操作簡便易學易會。

            以上穴位,博艾艾灸的具體灸法如下:

            將艾卷燃著一端,在足三里、神闕(即肚臍眼)等五穴位上熏灸。先反復測度距離,感局部溫熱舒適而不灼燙,即固定不動(一般距皮膚約3厘米),以施灸部位出現紅暈為度。作為養療可隔日或三日一次。清晨或睡前皆宜,每次10-15分鐘。

            終年灸五穴,不僅有助于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還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以上就是博艾艾灸研究院分享的常用五大養療要穴,你掌握了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