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他是120急救電話創始人,一生與死神競速

            他是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

            是中國現代急救事業開創者之一

            如今83歲的他依然在為中國急救事業奔波

            他說:“14億人口的中國

            心肺復蘇的救治率只有1%

            如果把1%提升到10%

            對于人民貢獻是很大的”

            近日,總臺《吾家吾國》專訪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會長、急救專家李宗浩

            聽他講述急救背后的故事

            從簡陋的急救車到成立急救中心

            他的付出功不可沒

            20世紀60年代

            北京的急救電話僅有1條線路

            救護車上只有一副擔架、

            一個氧氣袋和一個急救包

            只能作為運送病人的工具

            面對這樣的局面

            從1963年開始

            李宗浩給有關部門寫信

            說明建立完善現代急救體系的緊迫性

            此后,在多位老師指導和幫助下

            他開始邁入急救醫學的大門

            1982年,意大利向中國提供一筆

            10億美元的政府貸款

            李宗浩急切建議北京市政府

            成立北京急救中心

            建議被采納后

            李宗浩便負責與意大利方進行談判

            爭取其中180萬美元的政府貸款

            起初,談判并不順利

            但他的一番話打動了對方:

            “我是一個非常熱愛中國的急救醫生

            幫助中國建成一個現代化的急救體系

            給中國老百姓的印象是深遠而不可磨滅的”

            1982年7月

            意大利政府承諾捐贈

            800萬美元和數十輛救護車

            協助建立北京急救中心

            1988年,北京急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并且啟用了“120”這個號碼

            作為急救電話

            參與組建專業醫學救援隊伍

            不懼危險

            前往日本核事故現場調查學習

            李宗浩說

            “和時間賽跑搶救生命還有一個主戰場那就是災難發生的時候”1976年,唐山大地震

            李宗浩被派到災區負責檢傷分類的工作當時的情況讓他意識到災害救援中專業醫學救援的重要性從此以后,他便一直關注著這個領域2001年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成立

            他立即參與組織了隊伍的醫學培訓工作

            此后,2004年印尼海嘯

            2006年印尼日惹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等災難現場

            總能看到一支后背印著醒目的

            “CHINA”字樣的隊伍

            他們就是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也稱中國國際救援隊)

            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后

            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泄漏事故

            周圍陸地及海域被大面積污染

            在災難發生后的第五年

            李宗浩作為唯一的中國醫學救援專家

            到核泄漏的現場進行了調查

            “中國地震那么頻繁,中國也有核電站”

            李宗浩說,他要提前調查學習防患于未然

            “希望有人突發心臟驟停時

            第一目擊者

            能采取正確的救援方式”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

            死于心源性猝死

            相當于每分鐘就有1個人因猝死離世

            對于心跳驟停病人的搶救

            時間都是以分鐘來計算的

            李宗浩一直期盼著

            當有人突發心臟驟停時

            第一目擊者能夠采取正確的救援方式

            因此,近些年

            他一直在積極推動心臟復蘇規范的建立

            以及急救裝置——AED的普及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

            如今,83歲的李宗浩在急救醫學的道路上

            又有了新目標

            避免病人留下后遺癥

            特別是避免急救后腦細胞的損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北京急救中心 心臟驟停 急救醫學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