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19場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文國表示:當前,正值備春耕關鍵時期,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省委省政府多次強調要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省農業農村廳堅決落實省里決策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備春耕生產。
據農情調度,截至3月29日,全省備春耕生產計劃投入資金259億元,現已籌集88.2%;種子到戶到位率87.3%;化肥到戶到位率68.8%;農藥到戶到位率33.6%;檢修維護農機具133.3萬臺套,檢修率達78.3%;各級舉辦專題培訓班5673期,培訓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173.3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52萬份。實際種糧農民補貼資金已下撥,保護性耕作已落實到地塊。
為確保備春耕工作順利開展,省農業農村廳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工作體系。省、市、縣均成立了備春耕工作指導組,建立起職責明確、信息暢通、高效運轉、協同發力的工作體系。為推動工作落實落細,省里專門抽調有關廳局和單位組建9個包片包保組,按照“五化”工作法,實行一日一調度,及時掌握各地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下擺情況。
二是強化組織推動。疫情發生以來,就備春耕物資籌措、農資運輸、抗旱防澇、技術指導服務、農村疫情防控等方面下發指導性文件,提出明確要求。多次召開視頻調度會議,調度各地備春耕進展,分析研判生產形勢,著力解決農資運輸配送等問題。3月25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備春耕工作會議,作出全面部署。
三是推動農資保供。第一時間將農資作為重點物資納入綠色通道,積極幫助企業辦理農資運輸通行證。開通服務熱線,協調解決具體卡點受阻等問題。及時為472家重點農資企業開具疫情期間保供證明,為企業正常經營、運輸配送和優先供貨提供便利。利用數字農業云平臺、益農信息社、易農寶APP等,及時發布農資信息,提供線上采購服務。
四是強化科技服務。全面啟動“云上備春耕”行動,組織農業專家團隊開通了“云課堂”,讓農民居家就能得到培訓。利用“科教云”“吉農云”等平臺開展直播,點擊量50多萬人次。利用吉林電視臺鄉村振興直播間、吉林鄉村廣播、“12316”熱線等,組織專家及時為農民解答政策、信息、技術等問題。“12582”短信平臺每日向全省100萬農村注冊用戶發送指導短信。制作“微視頻”50多個,通過微信、快手等平臺播發。
受疫情沖擊,今年備春耕生產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比如:部分地方農資運輸下擺不暢、因農資價格上漲農民等待觀望、農資線下購置受限、個別地方勞動力短缺等。
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分析研判,持續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加快推進備春耕各項工作。
一是密切關注農資經銷企業和農民訴求,做好調運調劑,防止出現局部短缺;積極協調解決農資運輸配送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推進農資到店到鄉、進村入戶,不誤農時。
二是組織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因地制宜開展現場服務指導。
三是按照農時季節,抓好水稻育苗插秧和玉米、大豆等作物播種,努力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為全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劉文國表示:吉林是農業大省,廣大網友對我省糧食生產非常關注。省農業農村廳也注意到,近期一些網友擔心疫情影響春耕正常開展。根據以往經驗,我省多數地方水稻育秧播種時間一般從4月中旬開始,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即使有早育秧習慣的農戶也沒有受到影響,如疫情較重的九臺區其塔木鎮蕺家村和新鮮村,部分農戶的苗床土和育秧棚均準備就緒,已開始浸種。現在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指導服務已全面展開,為稻農提供技術保障。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文 羅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