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長春按下“靜止鍵”的第三十二天。
進入四月,清明之后下一個節氣是谷雨,“雨生百谷”的同時,也代表了播種希望。
隨著有關“清零”的好消息一個個傳來,大家都看到了全面勝利的希望。
本期直擊主題——希望。
希望一
長春又有四區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9日,公主嶺市、榆樹市、農安縣、德惠市、九臺區、雙陽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等9個縣(市)區、開發區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12日的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再次傳來好消息,長春市衛健委黨組成員鄧輝介紹,4月10日12時—4月11日12時,長春市完成新一輪核酸檢測。按照國家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經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判定,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春新區、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二道區基本實現了社會面動態清零。
12日,馳援長春經開區10個晝夜后,2600名梅河口“大白”圓滿完成任務,當晚返回梅河口。揮手告別之際,場面壯觀,現場感人,梅河口馳援隊與經開居民揮手致意,在陣陣“長春加油”“感謝梅河”的吶喊聲中,大家相約日后相聚。
現在,長春市主城區已經到了沖刺決戰的關鍵階段。
據《吉林日報》報道,4月11日晚上,省委書記景俊海連夜主持召開長春市疫情社會面清零形勢分析會時強調,當前,長春每日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量呈下降趨勢,打贏社會面清零攻堅戰已經到了沖刺決戰的關鍵階段。長春全市上下要深刻認識當前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繼續堅持快、準、嚴、細、實,嚴格按照規范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一鼓作氣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
社會面動態清零后是否意味著可以馬上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鄧輝介紹,在初步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后,仍需要繼續堅持落實各項必要的防控措施。封控區、管控區域按照要求繼續實施管控措施,已解封區域居民要注意“解封不解防”。
希望二
返鄉回家備春耕
中國吉林網在12日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當前,備春耕生產已經到了關鍵階段。截至4月10日,種子、化肥、農藥到位率與往年基本相當。水稻育秧逐漸進入高潮,水稻種子到位率達99.3%;已扣棚13.21萬畝,占計劃的91.4%;浸種量可供1091萬畝水稻插秧,占計劃的81.3%。
農民返鄉備春耕,“出得來、能下地”已經成為重中之重,當務之急。
12日13時左右,松原市第三批回鄉的農民兄弟在長春市東高速口被轉運,一共865人。當日在南高速口,四平市、通化市、梅河口市集中轉運第二批返鄉備春耕人員267人,4月14日前,四平市、通化市、梅河口市返鄉回家農民將全部轉運完畢。
據“吉林市發布”消息,截至4月11日,已有50778名農民返回吉林市各縣(市)區及省內其他市州開展春耕備耕,人數占當前需返鄉農民的98.58%。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夏季表示,目前,長吉兩市按照農民自愿申報摸清需求,嚴格審查不同管控標準的返鄉條件,做好返鄉前核酸檢測、抗原檢測,與相關市州對接信息和運力,采取點對點、三段式閉環集中轉送。集中轉送時間從4月8日開始,到4月14日結束,共7天,農民返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據調度統計,截至10日18時,全省已有94381人返鄉。
返鄉,種地,播種下希望的種子,等待收獲的季節。
希望三
長春新增呈下降趨勢
12日的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目前,長春市每日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量呈下降趨勢。
當日的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4月11日0-24時,長春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81例(含28例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本地無癥狀感染者570例。4月11日0-24時,長春市新增治愈出院確診病例909例,新增解除隔離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759例。
通過對比,長春確診數字在連續下降。
這些希望讓人振奮,更意味著距離收獲勝果近在咫尺,更增添必勝的信心。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