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一線黨旗飄 | 黨員志愿者:微光共聚,成就城市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沒有累得暈倒,停課在家的娃也有老人家幫忙照顧,工作、家庭安排好了,更能安心做好社區支援工作。”談起作為志愿者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廣州市番禺區稅務局辦公室主任房曉明幽默了一把。兩年多來,因為頻繁參加所在街鎮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她對于如何配合社區工作人員、服務群眾已經駕輕就熟,“這是服務,也是實踐。”

            在支援服務中,她觀察到社區的工作人員在保障工作上的應急應變能力非常強。“這是社區工作人員在不斷思考與實踐中而形成的一種能力,我在學習的同時也在思考,怎么運用自己在崗位統籌協調的一些思路和技巧來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房曉明說,黨員志愿者來自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經驗,他們的加入可以令社區解決問題的思路更加多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實現自治共治、自助互助,從而增強這座城市的自我保護能力,“我想這就是廣州為何能從容不迫、有條不紊應對當下突發狀況的重要原因。”

            因為“職業病”帶著思考下沉社區

            4月9日,房曉明剛剛支援了番禺區的第一輪大規模核酸檢測。“我們有一個‘黨員尖刀班’,只要任務一來,馬上有黨員響應,按需‘上崗’。”其實,早在3月,已有黨員同事陸續下沉社區,而房曉明為了籌備4月的“第31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工作一直在加班,沒能“搶”到名額,“稅宣月”順利啟動了,她也終于可以“進社區”了。

            這一次支援核酸檢測,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向居民發放通知,居民快速響應,場地布置、人員調配、現場分工、物資配置等全流程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場高效、安靜、順暢。”支援的志愿者雖然來自不同行業,大多數是首次合作,但因為分工清晰,所以胸有成竹,配合起來很流暢;而市民也很淡定沉著、聽從指引、互相謙讓,現場井然有序。她用“富有節奏感”來形容現場給她的感覺——這種節奏感來自所有參與者,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居民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配合,也來自社區工作的不斷進步。

            “下沉社區參加支援工作,不僅僅是去‘幫個手’,而是要帶著心去實踐,帶著眼睛去觀察。”房曉明常常這樣提醒年輕黨員同事。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她的“職業病”。在此之前,她是番禺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的所長,作為全區辦稅服務廳的負責人,每天她都要例牌巡廳,看看一線的工作人員如何服務納稅人繳費人,遇到棘手問題時,她都會及時“出手”解決。“我們每天都要接觸不同的納稅人繳費人,接受他們的情緒、訴求,解決問題,所以需要觀察、聆聽。”多年的管理工作令她學到調度、安排、統籌的技巧,也令她明白“方法對了,就能事半功倍”:“社區工作同樣如此。”

            “每一個服務細節都很重要”

            在過去兩年多中,她頻繁參加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作為一個“細節控”,她把自己工作上的經驗也用于社區支援工作:及時反映突發情況,及時補位,配合調度;與其他志愿者相互配合,調整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友善溝通,安撫居民情緒。她還觀察到社區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地方:“舉個例子,去年,個別村剛開始安排核酸檢測工作的時候,還不太有經驗,苦惱于要不要把本村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的隊伍分開,如此區分安排,在我們看來就不太科學了。”經過不斷的溝通優化,如今那幾個村的檢測安排基本只分兩條隊:普通居民和有特殊需求人士的綠色通道。

            這些細節工作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也好像無關緊要,房曉明卻認為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服務無小事,何況是在疫情防控這樣的場景下,更要面面俱到,時刻關注社區居民的體驗感和安心感。”比如她之前就提出過,在組織服務的時候,現場工作人員在行動上、說話的語氣上不要太過于急促,因為容易給居民造成緊張感。如果居民們看到現場工作人員忙而不亂、淡定應對,自然也會更為放松。房曉明說“服務者一定要注意這種節奏感。”

            “只要力量源源不斷,就能隨時發亮”

            支援社區過程中的所見所聞,給房曉明帶來很多感悟和啟發。她說起有一次支援核酸檢測活動中突然下起大雨,當時沒有居民前來檢測,所有工作人員都停下來等雨過天晴,一名民警也在雨棚下躲雨,她就跟他聊了起來。原來,這名80后的民警為了配合核酸檢測工作,已經熬了幾天幾夜,臉被曬得又黑又滄桑,眼睛都快睜不開。然而雨一停,他卻第一個站起來,站到自己的崗位上去,比任何人都迅速。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讓房曉明感慨萬千:“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對自己職業的尊重。這是我們應該堅持的,也是我們為人父母對下一代教育的最好素材。”

            正能量是會相互激勵與傳遞的。在越來越多人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活動中后,她感受到身邊的人都多了一份理解與寬容,前幾天,她發現社區群里有人吐槽小區的保安打瞌睡時,另一個鄰居安撫道“最近保安都在連軸轉支援核酸檢測工作,很辛苦的。他們偶爾打瞌睡,我們可以善意提醒,但也要多多包容”。這樣的交流令她很開心:“這種彼此理解、包容的力量,一定有人會感受到,也一定會被傳遞,影響更多普通人。”

            “英雄人物故事,固然值得我們歌頌,但我們作為普通人,一樣有普通人的力量。” 房曉明表示,雖然自己從事的只是一些在后方的平凡而基礎性的工作,但是自己會始終堅守崗位,并在社會有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出盡全力奉獻自己的力量。她說:“雖然沒有耀眼的光芒,雖然我們只是一道小小的微光,但我們站在人民前面,背后有‘靠山’,心里不慌,只要力量源源不斷,就能一直點亮,持續發光。”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