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粵醫保報道 醫院是否配合開展異地就醫結算?是否存在“分解住院、掛床住院、低標準入院”等違規行為?醫保目錄藥品在醫院的藥品使用中占比是否達標……6月9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發布《廣東省定點三級醫療機構醫保醫藥服務評價報告(2021)》(下簡稱“評價報告”),通過50個三級指標的評比考查,對全省137家三級醫保定點綜合醫療機構和45家三級醫保定點中醫醫療機構的醫保醫藥服務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據悉,這在國內尚屬首次。該評價結果或與醫保支付政策掛鉤,對提高廣東省醫療保障水平有重要意義。
建立50個三級指標的評價體系
記者了解到,評價報告建立了包括政策規范、醫保質量、醫藥服務、醫保運營、持續發展等5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50個三級指標的評價體系,共采集病案首頁1561萬份,醫保部門和醫療機構報表364份,滿意度調查醫務人員問卷12.1萬份、門診患者問卷11.7萬份、住院患者問卷7.3萬份。省醫保局和省醫學科學院先后組織醫保、醫務等領域20余位專家開展4輪專業質控,確保評價過程和結果的公信力。
評價報告還對50個三級指標進行深度剖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指標中包括醫療機構國家集采帶量采購完成率達標、醫保目錄藥品的占比、參保人年次均住院費用增長率、門診患者檢驗檢查費用占比、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等。以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例,評價報告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各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總體控制情況欠佳,其中市級醫院和縣區級醫院(三級)控制較差。
評價結果或與醫保支付掛鉤
據了解,當前在醫保醫藥服務管理上,還缺乏科學完備的量化評價體系,本次評價技術方案和分析結果將對全國其他地區起到示范引領效應。
廣東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肖學介紹,下一步廣東省醫保局將建立醫保醫藥服務評價常態化機制,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實行年度評價,每年發布評價報告。
如何將評價結果與醫保支付掛鉤?據了解,醫保基金支付給醫療機構時,是按照醫療機構級別,設定了相應的權重系數,一般來說醫療機構級別越高權重系數越高,綜合能力越強權重系數越高,醫院獲得醫保收入相應越多。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韓惠東舉例說,可以考慮給排名靠前的醫療機構適當調高權重系數。
前50名中廣州市有15所
評價報告將定點三級綜合醫療機構和定點三級中醫醫療機構分別排名。綜合醫療機構總分前10名中,地處廣州市的占6所,深圳市2所,梅州市和佛山市各1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位列總分前5名。
在總分排名前50名的綜合醫療機構中,15所集中于廣州市,河源市、汕尾市、潮州市、湛江市均無機構上榜,顯示出廣東定點三級綜合醫療機構的醫保醫藥服務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
中醫醫療機構總分前10名中,廣州市占4所,佛山市2所,中山市、深圳市、韶關市和云浮市各1所。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佛山市中醫院、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中山市中醫院居總分前5名。
定點三級中醫醫療機構的醫保醫藥服務發展同樣存在不平衡現象: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肇慶市、湛江市的中醫醫療機構在排名前30名中缺席。
廣東省定點三級綜合醫療機構
●評價總分前十名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省人民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深圳市人民醫院
梅州市人民醫院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廣東省定點三級中醫醫療機構
●評價總分前十名
廣東省中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佛山市中醫院
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
中山市中醫院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
韶關市中醫院
深圳市中醫院
云浮市中醫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