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疫中吉林暖時刻丨從前他用這雙手翻閱圖書,現在他用這雙手“掰管”

            在單位他是一名嚴謹的圖書館員,也是一名周到體貼的好爸爸,現在,他是一名逆行的志愿者,他就是從3月12日起始終奮戰在防疫第一線的吉林省圖書館圖書管理員馮強。

            3月12日,在吉林省圖書館副館長張勇帶領下省圖志愿者第一梯隊到達長春市二道區榮光街道辦事處,馮強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分配到嶺東社區,主要從事卡點守衛、試劑盒發放、核酸采集、便民服務等工作。

            嶺東社區屬于老城區,人口密集,出租房特別多,外來人員流動性大,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他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維護核酸檢測現場秩序。他每天在嚴寒風雪中重復一遍又一遍的話語,正是這一句句暖心提醒,一個個善意的舉動,讓檢測工作有序不紊地開展著,即使遇到一些不耐煩不理解的居民,他也依然微笑溫柔地勸解。

            嶺東社區登記在冊居民8000余人,只有一個核酸檢測點,檢測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核酸檢測從早7點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左右,持續奮戰14個小時,脫下防護服和手套,臉上深深的勒痕、泡到掌紋如溝壑的雙手,都是奮戰在前線的印記。

            由于缺少醫護人員,馮強主動參加了危險系數較高的核酸采集“掰管”工作。當他第一次把手術服拿在手上時,不禁手抖了一下,他想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沉甸甸的責任。馮強穿著不透氣的手術服與醫護人員并肩作戰,從晨光熹微到夜幕降臨,顧不上喝水,顧不上休息,沒有抱怨,沒有怠慢,只有高效的動作和流淌的汗水。

            在為時6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梯隊同志集中住在老文化廳辦公樓,每天早5點起床晚9點才回到宿舍,夜晚陪伴他們的是一張簡易的行軍床。休息時他就會惦記年幼的孩子,尤其聽說家里小區出現了陽性病例后更加擔心,可是,一想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沒有完成的任務,就又堅定了堅持下去的決心。

            3月18日,在與第二批志愿者交接好工作后,馮強由社區返回到家中休整。在得知所在小區急需志愿者時,他再一次穿起防護服,在社區從事核酸采集相關工作,并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咽拭子的使用,為小區40余戶家中有老人、病人或不便下樓的居民,上門做核酸。馮強表示,“這個時候是彰顯我們青年擔當的時候,我也為這樣的自己感到驕傲。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圖片由吉林省圖書館提供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