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遼源生態環境局第一批援長環境消殺組:堅守戰疫一線的“鐵軍藍”

            疫情面前沖一線,危難時刻顯擔當。在抗擊疫情的危急時刻,遼源市生態環境局迅速集結,由6名同志帶領100名志愿者組成的環境消殺隊伍馳援長春凈月高新區開展第一批對口支援工作。

            3月27日晚,援長環境消殺組到達駐地,成立臨時黨支部并召開了第一次支部會議。要求全體黨員要時刻保持堅如磐石的定力、如履薄冰的警醒、持續作戰的韌勁,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無畏精神展現擔當作為,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作出環保貢獻。

            臨時黨支部實施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先后制定出臺《援長環境消殺組管理制度》《援長疫情防控工作紀律》等多項戰疫指令。指揮部成員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每人分管各小組的工作對接、任務落實、物資保障等工作,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環境消殺工作責任體系,為援長工作規范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證。

            按照遼源市援長指揮部及凈月高新區管委會的安排部署,消殺組負責每日對凈月高新區永興街道、德容街道、福祉街道、凈月街道共58個小區、103棟樓、243個單元、3個廠區、1個街道辦事處、1個農貿市場、3個超市封控區以及援長其他各工作組駐地開展環境消殺。

            每天8點30分,消殺隊員準時出發,背負50斤重的消殺設備,對封控區內展開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殺作業。

            消殺組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有時甚至連續幾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平均每天休息時間不足6小時。

            防護面屏上的水霧模糊了視線、防護服被汗水浸濕、手被機器磨出老繭、肩膀被扛在身上的設備勒出深深的痕跡,也絲毫看不出他們有任何懈怠,趁著補充消毒劑的片刻稍作調整后,又繼續沖在了第一線。

            深夜,小區內顯得格外安靜,仿佛時間靜止。突然一陣廣播打破了夜的寧靜,“全體居民請注意,今夜將在本小區開展消殺作業,請大家關閉窗門……”聲聲廣播中,一批身穿防護服的白色“逆行隊”出現在小區。

            夜里11點,“逆行隊”完成了對封控區的消殺任務,為了保證防疫安全,全體隊員不敢在車里休息片刻,頂著瑟瑟寒風在室外進行個人消毒,并更換防護服等防疫裝備,他們甚至來不及暖暖手,就又馬不停蹄前往下一處封控區開展新一輪消殺。歷時近6個小時,他們完成了共7棟樓、3萬平方米區域的消殺,返程時已接近次日2點。

            “感謝你們,你們的到來給了大家久違的安全感,這轟鳴的消殺聲是我們聽過最動聽悅耳的聲音。”居民們的感謝話語在初春的夜里格外暖心。

            “鐵軍藍”化身“戰疫白”,在馳援長春的日子里,援長環境消殺組始終秉承“哪里需要,就挺進到哪里”的奮斗精神,以黨旗為戰旗,以行動樹形象。截至目前,消殺組累計完成消殺面積259.7萬平方米,使用配置后消毒劑151.15噸。按照遼源市援長指揮部要求,4月10日,消殺組順利完成本次援長消殺任務。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 畢琨宜

            遼源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關鍵詞: 環境消殺 生態環境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