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今年國慶前將全面開工
羊城晚報訊 記者許張超、通訊員粵水宣報道:8月5日,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標志著工程邁入實施階段。該工程總投資606億元、全長500公里、總工期96個月,考慮到工程特點及施工難度等因素,將在今年國慶節前全面開工,工程建成后可系統解決粵西地區特別是雷州半島的缺水問題。
記者了解到,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今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作為廣東省迄今為止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多的重大水利工程,該工程建成后將覆蓋人口約1800萬人,可長遠解決粵西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與經濟發展布局不匹配問題。
根據批復文件,工程估算總投資為606.4億元,建設任務以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為主,兼顧農業灌溉,為改善水生態環境創造條件。工程規劃從西江干流云浮郁南縣段取水加壓后,向西南穿云開大山輸水至高州水庫,經高州水庫調蓄后繼續向西南輸水至鶴地水庫,供水范圍包括粵西地區的湛江、茂名、陽江、云浮4市。
該工程由西江水源工程、輸水干線工程和分干線工程組成。其中,西江水源工程泵站設計取水流量110立方米每秒;輸水干線長201.9公里,通過高州水庫、鶴地水庫2座已建大型水庫進行調蓄;輸水分干線共3條,總長298.0公里,云浮分干線長25.8公里、茂陽分干線長95.2公里、湛江分干線長177.0公里。
“隨著源源不斷的優質西江水注入粵西大地,將系統解決該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粵西4市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睆V東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據介紹,該工程建成后將實現江庫聯調、水源互濟,推動河湖生態更健康、糧食生產更安全,有效改變粵西地區缺水情勢和供水格局,大幅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