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經濟 > 正文

            重慶市:力爭在2030年全面建成西部種業高地

            日前召開的重慶市種業振興行動推進會讓與會代表倍感振奮,代表們紛紛表示,“重慶迎來種業創新的春天!”會議部署,深化實施種質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市場凈化“五大行動”,統籌布局建設國家生豬創新中心、長江上游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國家重點區域畜禽基因庫等13個重大平臺。加快種業振興,力爭在2030年將重慶全面建成西部種業高地。

            針對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有待強化、高端科技人才有短板、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仍需提升等存在問題,重慶明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將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突出全產業鏈、市場化“兩個導向”,聚焦穩糧保供、提質增效“兩個重點”,筑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種業根基。

            這一目標將分三個階段實現:到2023年,種質資源普查任務全面完成,一批種源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種業振興的基礎更加牢固;到2025年,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基本建立,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育種聯合攻關取得新進展,農業供種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到2030年,種業振興實現做大做強,農業種質資源實現應保盡保,核心種源自給率和市場競爭力穩步提升,西部種業高地全面建成。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目標如期實現,全市將按照《重慶市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掛圖作戰。

            在種質保護方面,加強對種質資源家底的摸排,做好收集保護并及時鑒定,讓重慶特色農業種質資源應收盡收、應保盡保,并爭取用10年時間將農作物資源、畜禽品種鑒定比例分別提高到60%和70%,夯實現代種業發展的根本。

            在創新攻關方面,將以整合資源為關鍵,推動組建“跨部門”的科企研聯合體、“跨學科”的多學科聯合攻關機制、“跨區域”的合作機制,力爭培育15個以上突破性新品種,并爭取在基因編輯、分子育種等前沿生物育種研究和應用上贏得先機。

            在企業扶優方面,將以培育、引進、重組為路徑,培育2家以上全國有影響力的骨干種業企業,優化種業資源配置和種業企業布局,著力打造一支現代種業領軍隊伍。

            在基地提升方面,通過建設一批種源繁制基地,實現柑橘、榨菜、生豬、油菜、水稻等大宗農產品種源供種能力明顯提升。

            在市場凈化方面,將從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品種管理、種業執法監管方面,為種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同時,綜合考慮現實基礎和未來發展,從“國家級”“區域性”“特色化”3個層面分類重點建設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區域畜禽基因庫、國家大足黑山羊保種場,長江上游種質創制科學中心、水產種質資源庫,羅盤山豬、川東白山羊、板角山羊、麻旺鴨、川南山地牛、巴山牛、長毛兔等7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場或保護區和長壽市級翹嘴鲌魚水產種質資源場。

            (記者 鄧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種業振興 西部種業高地 畜禽基因庫 現代種業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